目前治療腦卒中溶栓的兩種藥中,,進口藥價格是國產尿激酶的15倍-20倍,。
近日,有媒體報道,,有制藥公司到南昌一些小學的男廁所收集尿液,,引起熱議。
據調查,,企業(yè)收集尿液是為了生產注射用尿激酶,,這種藥常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療。目前,,由于收集困難和國外企業(yè)搶購造成尿源短缺,,使尿激酶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有醫(yī)院曾出現斷貨的情況。
事件
企業(yè)到學校收集尿液制藥
近日,,有報道稱,,南昌部分區(qū)縣中小學的男生廁所里,擺滿紅色塑料桶,,用來收集學生尿液,,引起廣泛關注。尿液是誰收集的,?用來做什么呢,?
南昌一些中小學證實,的確有一家公司到學校收集尿液,,但現在已經停止了,。在此過程中,學校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不存在利用學生尿液謀利的問題,。
按校方提供的聯系方式,記者電話聯系到來學校洽談此事的顏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董齊云,。董齊云說,,收集尿液是為了生產尿激酶藥品。
對此,,北京大學基礎醫(yī)學院藥理學系教授楊寶學說,,從尿液中提取尿激酶是可行的。尿激酶是由人腎臟組織細胞產生的,,存在于尿中,,通過提純可生產注射用藥品。注射用尿激酶可以使血栓溶解,,常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療,,比如腦血栓、心肌梗死,。
楊寶學解釋說,,收集尿液并簡單加工后提供給制藥企業(yè),只是生產尿激酶原料的第一步,,盡管方式簡單,,但不影響后期制藥安全,而且成人尿液比兒童尿液更適合提煉尿激酶,。
可見,,在公廁收集尿液看似奇怪,其實是有利于社會的好事,。
現狀
尿激酶斷貨影響臨床治療
據了解,,中國是心腦血管病高發(fā)的國家,,發(fā)病死亡人數遠遠超過所有癌癥死亡人數的總和。當患者突發(fā)腦卒中時,,溶栓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注射用尿激酶正是一種救命的溶栓藥,我國乃至全球臨床都在使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網站顯示,,注射用尿激酶共有170個批號,有幾十家生產企業(yè),。記者聯系到其中一些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均稱,現在不再生產尿激酶,。
網上也曾有人發(fā)帖:緊急求購尿激酶,。尿激酶是否已經影響到患者的臨床治療了呢?
中國腦血管疾病溶栓治療專家,、北京世紀壇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賀茂林說,,國產注射用尿激酶產量越來越少,臨床使用的確會受到影響,,他們醫(yī)院就曾出現斷貨。
調查
原料短缺致價格不斷攀升
注射用尿激酶是國家醫(yī)保藥物目錄里的甲級藥,,即百分之百報銷藥物,,為何制藥企業(yè)不愿生產呢?
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是國內仍在生產注射用尿激酶的少數企業(yè)之一,。該公司副總工程師林敏說,,很多藥企不愿生產是因為原料價格連連攀升。從2009年到2011年,,原料價格漲幅高達172%,,成品價格漲幅只有91%,造成企業(yè)虧損,。
據了解,,尿激酶的生產流程是這樣的:首先,由尿激酶粗品生產企業(yè)收集尿液,,并進行簡單加工,,將提取的尿激酶粗品賣給尿激酶中間體生產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又將尿激酶粗品進一步精煉提純,,制成尿激酶中間體后再賣給尿激酶制藥企業(yè),。給制藥企業(yè)提供原料的是尿激酶中間體這個環(huán)節(jié)。
南昌市萬華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尿激酶中間體生產企業(yè),,公司總經理喻閩喜解釋說,,現在原料少,,不好收集,特別是源頭尿液不好收集,,東西少就會貴,。
人體尿液是尿激酶生產的唯一原料來源,尿液中尿激酶的含量非常低,,一噸尿液只能提取幾十克尿激酶,。尿源減少,是尿激酶中間體價格不斷攀升的重要原因,。
衛(wèi)生條件改善無法收尿液
尿源的減少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喻閩喜說,現在城里的條形公廁基本沒有了,,以前大學里都有公廁,,現在大學里都是公寓,不可能到每個公寓去收尿,,成本太高,。所以,尿源越來越少,。
據了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城市的公共衛(wèi)生間都擺放著尿液收集桶,。隨著城市衛(wèi)生標準的提高,,公廁設備改善,尿液收集場所越來越少,,逐漸轉向縣鎮(zhèn)鄉(xiāng)村,。在這些地區(qū),有些學校還有條形廁所,,是最具備尿液收集條件的場所,。但是,即便有條件,,一些學校也不同意這樣做,。在南昌,很多學校收集尿液沒幾天,,就中止了這種做法,,理由是氣味大影響衛(wèi)生。
學校稱,,如果能改善尿液收集設備,,不影響衛(wèi)生,他們愿意配合,。目前,,從事尿液收集的企業(yè)大多使用這樣簡易的收集方式,,而改善收集設備需要企業(yè)投入,但原料供應商都不愿承擔這份投入,。
國外藥企中國搶尿源
就在國內尿激酶生產面臨困難時,,國外尿激酶生產企業(yè)已把原料收購的觸角伸向中國。
據了解,,西方國家受人口數量限制,,尿液原料得不到滿足,尿液收集成本高,。中國人口多,、溫度適宜,適合人體尿液收集,,目前西方國家生產尿激酶的制藥企業(yè)基本都從中國等地進口原料,。隨著收尿成本逐年提高,國內制藥企業(yè)不能給出更高價格,,一些國內尿激酶中間體的生產企業(yè),,將產品銷往國外。
收集困難和國外企業(yè)搶購造成原料短缺,,使國產尿激酶產量越來越少,,是供不應求的重要原因。據賀茂林介紹,,目前在腦卒中溶栓治療上,,可替代尿激酶的只有進口藥阿替普酶,二者有同等的溶栓效果,,但價格相差很大。按照中國腦血管病指南推薦使用量100萬到150萬單位計算,,患者一次使用國產尿激酶的費用是330元到500元,,而阿替普酶絕大部分人一次使用70毫克,費用將近8000元,,是使用尿激酶的15倍至20倍,。
目前,還沒有更好更便宜的溶栓藥物能夠替代尿激酶,。像尿激酶這樣的救命藥,,一旦出現大范圍缺貨,后果不堪設想,。專家呼吁,,整個社會都應支持尿激酶原料的收集。(生物谷Bioon.com)
>>相關閱讀
原料缺乏企業(yè)停產 成都基藥遇短缺
原料緊缺價格倒掛 人血白蛋白缺貨近一年
國內凝血因子Ⅷ短缺狀況及應對策略研究
美肝素恐慌遠超預期 可能引發(fā)藥品短缺危機
第四屆中英癌癥生物學前沿研討會暨CDDIS-中國上海研討會 2013年5月8-9日 中國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