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即使每周運動量少于1.5 小時的民眾比完全不運動的人也可多出3 年的壽命,。衛(wèi)生署建議民眾每天應走10,000 步對身體有益,,民眾可以隨身攜帶計步器了解并增加自己走路的步數(shù),,或者可以利用距離作為一個參考的依據(jù),,2,000 步約為1.6 公里(1 英哩),,3,,500 步~ 10,000 步則約為2.8公里~ 8 公里,。
想要減脂并維持身體的肌肉組織,,讓身型看起來結(jié)實有線條,除了飲食上可參考少量多餐,、高纖維,、總熱量控制的基本原則外,每周2 ~4 次的阻力訓練及心肺運動是燃燒脂肪的重點,,每次運動前需做足10 ~15 鐘的暖身,,當我們感到微熱發(fā)汗,呼吸率提升,,就算是完成暖身,,也比較不會運動傷害,再進行主運動,,下列提供7 種有效的運動方式:
1,、走路:
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就是用雙腿行走,,而這種運動模式不限任何地點,、時間,穿好一雙合腳的鞋子,,就可以說走就走,。初級可從短時間、慢走開始,,當體力進步后,,就可以加快至健走或慢跑,或以坡度增加強度,,時間也可以加長至30 ~ 60 分鐘,,是一種老少咸宜的運動模式。
2,、間歇訓練(IntervalTraining):
間歇訓練有助于我們?nèi)紵嗟臒崃?,對減重相當有幫助,「間歇性高強度運動」是指有氧運動當中間歇穿插短時間低強度,、高強度運動,,如三十秒鐘跑步?jīng)_刺,接下來的三十秒放慢速度快走,。
每一周做兩次間歇性高強度運動計劃,,運動內(nèi)容為飛輪訓練,,并且一星期做兩次重量訓練,持續(xù)四星期,。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受試者的大腦氧氣量、最大攝氧量與認知功能都有明顯進步,,而腰圍和軀干脂肪比率也都大幅減少,。
3、 深蹲(Squats):
負荷自身體重的阻力訓練中,,最為人熟知的其中一項就是深蹲,,深蹲是多關(guān)節(jié)活動,可以訓練到許多的肌肉群,,包括大腿前側(cè),、后側(cè)及臀肌,但要注意下蹲時膝蓋要避免超過腳尖,,避免拱腰,。
4、箭蹲(Lunge):
箭蹲也是能同時訓練到下半身多處肌群的動作,,并且能訓練平衡,。一樣要注意前腳膝蓋不要超過腳尖,膝蓋和腳尖朝向同一方向,,避免向內(nèi)倒,,后腳膝蓋下蹲屈膝接近九十度,當動作熟悉之后,,可以朝前后左右不同方向加以變化,。
5、仰臥起坐(Push-Ups):
仰臥起坐是由胸部,、肩膀,、三頭肌、核心肌群,、腿肌來協(xié)助完成的,,這種多肌肉群參與的動作,能使全身肌耐力被訓練,,也能有效提高心跳率,,達成燃脂的目的。初學者可從四足跪姿或斜跪姿開始,,進行伏地挺身時,,要注意手肘應低于肩膀,手掌心壓穩(wěn)后才動作,,可減少關(guān)節(jié)的壓力及傷害,。
6、腹部卷曲(AbdominalCrunches):
將雙手放在胸前或是頭的后方,,使用腹部的力量慢慢從頭部,、頸部、肩膀,、上背慢慢卷離開地面,,使肩胛骨離開地板,避免用脖子或手臂的力量來帶動身體往上,。
7,、俯身劃船(Bent-Over Row):
這項運動可以使用彈力帶、啞鈴或是水瓶等額外的負重進行,,屈體劃船會訓練到上背部的肌肉群及手臂的二頭肌,,要避免駝背和拱腰,若是下背無法挺直,,可以略為屈膝,。
養(yǎng)成規(guī)律的運動習慣,可以遠離憂郁癥,、慢性病,、失智癥的威脅,建議沒運動習慣也不愛運動的民眾別心急,,別一股腦兒的運動過量,,可先選擇較不需要技巧的散步或慢跑,每天做個15 ~ 30 分鐘,,等到興趣及習慣培養(yǎng)好后,,身心自然能感到舒暢而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