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顏秋雨 通訊員 文 慧
2010年10月14日,,長沙市探索科學任用干部機制,拿出市衛(wèi)生局局長,、市公路管理局局長等5個市管正職領導干部職位進行公開競選,。選拔面向長沙市機關及市屬企事業(yè)單位,,中央、省直在長機關,,中央,、省屬駐長企業(y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符合條件的對象,。
近日,長沙市衛(wèi)生局局長郭塨正式上任,,其他4位市直“一把手”也已相繼對接各自崗位,,他們將在新的一年里接受群眾檢驗,兌現(xiàn)競選中的承諾,。
“擂臺”競聘 視頻同步直播
競選引入競職演講,、現(xiàn)場答辯、群眾評委等新形式,,多家電視,、網(wǎng)站的視頻同步直播見證了高度透明的民主選官機制。 此次選拔參照“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不同競選者進行擂臺比試,,電視臺網(wǎng)站同步直播,孰優(yōu)孰劣大家看在眼里,。
剛上任不久的郭塨深有感觸,,通過這種方式上崗既是一種壓力,也是工作的動力,,當著全市的老百姓表了態(tài),,不論結果如何,都將盡全力做到最好,。公開競選使更多符合條件的優(yōu)秀人才按規(guī)則參與競爭,,基層干部有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同時,,競職演說加深了他們對崗位的理解,。郭塨表示,盡管不少人參選時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但是一輪一輪的競選下來,,大家對所選崗位了解更加深入,自我責任也更加明確,,為今后當上崗位“一把手”奠定了基礎,。
即使沒有被選上,這樣的經(jīng)歷會促進競選者明確崗位定位,成為儲備干部的一員,,他的某些施政理念也可供中選者借鑒,。
公開選拔 肅清選人機制
如此高職位的公開競選在長沙還是首次。長沙市委組織部部長范小新指出,,公開選舉能有效規(guī)避暗箱操作,、買官賣官等詬病,避免了某些有權決定局長人選的高官拿公權滿足私欲,,是擴大黨內(nèi)民主,、規(guī)范權力運行的干部人事選拔新舉措。雖然此次競選引入了他人和組織推薦等形式,,但最終決定權在投票,,推薦只在第一輪的差額提名中有一定影響,經(jīng)過多輪競選,,推薦所占的影響比例微乎其微,。
引入競爭機制,采用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領導隊伍活力,,做好干部隊伍建設,,也給執(zhí)政人員注入干事、創(chuàng)業(yè)新動力,。范小新表示,,此次競爭性選拔只是一個開始,它必將促進長沙人事選拔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據(jù)長沙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肖良定透露,,140個報名者最后只留下5人,,5個職位中,,最多的有31名候選人,最少的也有15名,,如此大幅差額選拔官員實屬少見,。他表示,“大幅差額選拔,、公選官員趨于高官化,、競爭機制不斷增強,已成為干部選拔的大勢所趨,?!?
打分占40% 群眾贏得話語權
競聘的另一亮點在于群眾話語權“增重”。評委席除由中組部、衛(wèi)生部,、交通部和清華大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外,,還有25名群眾評委,他們是從40名與職位相關,、有專業(yè)背景和工作經(jīng)歷的干部群眾代表中現(xiàn)場抽簽確定,。群眾評委不僅能現(xiàn)場提問,還能直接參與打分,,打分權重占到每個選手綜合評分的40%,。
將打分權交給專家、群眾,,參與者心服口服,。“沒想到能打分選衛(wèi)生局長,!”基層群眾有了話語權,。這種改變同時調(diào)動了群眾的政治參與熱情,很多電視觀眾在看直播的過程中,,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當做參選者去換位思考:如果我是衛(wèi)生局長,,我會怎么搞好衛(wèi)生事業(yè)?!斑x拔干部以前也有群眾評委參加,,但一般不打分,有的雖然打分但占比很低,。長沙的做法在全國范圍內(nèi)有借鑒意義,。”專家評委,、中組部考評中心副巡視員牛宏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