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用手機做貿易
服務介紹 服務對比 建站服務 精美商鋪
排名推廣 積分商城 意見反饋 聯(lián)系我們
最近搜過
相關熱搜榜
掃一掃關注
哈醫(yī)大附屬第一醫(yī)院血管外科主任 劉 冰 核心閱讀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患者死亡率高,早期診斷對于贏得生存幾率至關重要,?;颊叩湫捅憩F(xiàn)為三聯(lián)征,即腹痛,、腹部搏動性腫塊和發(fā)熱,。通常彩超及CT血管造影檢查對診
核心閱讀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患者死亡率高,早期診斷對于贏得生存幾率至關重要,?;颊叩湫捅憩F(xiàn)為三聯(lián)征,即腹痛,、腹部搏動性腫塊和發(fā)熱,。通常彩超及CT血管造影檢查對診斷本病最有幫助。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臨床十分少見,,患者死亡率高,,漏診率也高,患者經常在出現(xiàn)菌血癥,、敗血癥或動脈瘤破裂時才被識別,。早期診斷對于贏得生存幾率至關重要,而治療的關鍵在于如何控制感染,、手術時機的把握,,以及動脈重建方式的選擇。在臨床工作中,,必須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快速做出決策,制定最優(yōu)手術方案,。
典型病例大多有三聯(lián)征
早期診斷對降低感染性腹主動脈瘤死亡率至關重要,。2001年,有國外學者提出感染性腹主動脈瘤的主要特征為:一,、發(fā)熱,,C反應蛋白及血沉升高,白細胞升高,,血培養(yǎng)陽性,。二,、影像學表現(xiàn)為局限性不規(guī)則的主動脈擴張而無瘤壁鈣化的表現(xiàn);多灶性囊狀動脈瘤,;主動脈壁周低密度軟組織腫塊或可見氣體,; 主動脈管徑急速擴張。三,、術中腹主動脈壁周可見炎性肉芽腫或膿液,,標本培養(yǎng)陽性?;颊叩湫捅憩F(xiàn)為三聯(lián)征,,即腹痛、腹部搏動性腫塊和發(fā)熱,。通常彩超及CT血管造影檢查對診斷本病最有幫助,。
早期使用抗生素應足量
為預防膿毒血癥、最大限度地控制感染,,早期使用足量抗生素及術后嚴格靜脈聯(lián)合口服抗生素非常關鍵,,尤其對腔內治療術后的患者,因未清除感染灶,,并且移植物與感染灶直接接觸,,抗生素的應用成為控制感染的唯一手段并決定手術的成敗。入院后一經明確診斷或高度懷疑感染性腹主動脈瘤時,,應使用廣譜抗生素,,并根據(jù)血培養(yǎng)結果隨時調整,盡管高達50%的病例血培養(yǎng)為陰性,,然而即使這樣也不能排除感染的存在,。
腔內修復術可做首選
從外科角度看,感染性腹主動脈瘤起病急,,大多數(shù)患者因動脈瘤破裂而急診入院,,病情較危重且合并多種內科疾病,難以承受傳統(tǒng)手術的打擊,,乃至圍手術期死亡率很高,,且遠期療效也不理想。對于感染性腹主動脈瘤,,采用何種手術方式仍存有爭議,。細菌的毒力和感染程度往往起決定性的作用。動脈重建目前主要有3種術式:一是解剖外途徑血管重建,;二是原位血管重建,;三是腔內治療。接受外科手術者,,術后30天死亡率在25%~36%,,而腔內修復術死亡率則在10%~20%,。對有重度感染或血管條件無法行原位重建者,可選擇解剖外途徑血管重建,,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腋-雙股血管重建,;二是結腸旁溝血管重建。
近年來興起的腹主動脈腔內修復術可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簡化操作,,尤其適用于高危腹主動脈瘤患者,但因未清除感染灶,,移植物直接接觸感染灶,,此手術方式是否安全可行,仍需進一步探討,。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發(fā)病率低,診治困難,,不經處理病死率100%,。我們的初步臨床實踐表明,腔內修復術近期療效滿意,,是一種風險較小,、簡便易行的術式選擇,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深入研究,,且患者術后須密切隨訪,。(衣曉峰 王 雪整理)
手機看新聞
你可能不是行業(yè)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yè)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潤寶醫(yī)療網(wǎng)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1.037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1.3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