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磊)6月19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的“2016~2020兒童傷害預防項目啟動會”在京舉行。該項目為期5年,,旨在通過開展和評價不同類型的兒童傷害預防項目,,減少兒童傷害導致的死亡和殘疾,同時還將總結(jié)兒童傷害干預模式和實踐經(jīng)驗,,供其他地區(qū)借鑒和推廣,。項目將在江蘇、陜西,、廣東,、浙江等省份以及石家莊市、濟南市的22個區(qū)(縣)開展,。
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王臨虹介紹,,全球平均每天有2000多個家庭因非故意傷害而失去孩子。在我國,,傷害是1歲~17歲孩子的首位致死原因,。傷害不僅給兒童造成了無法彌補的身體和心理創(chuàng)傷,也給社會,、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和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國內(nèi)外經(jīng)驗證明,,針對兒童傷害危險因素,,通過采取以證據(jù)為基礎的有效的策略措施,在政府,、社會,、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多數(shù)兒童傷害是可以避免,,傷害嚴重程度可以減輕,。
王臨虹表示,衛(wèi)生計生部門在兒童傷害的信息收集,、預防,、宣傳、研究及受傷兒童的救治和康復工作中承擔著主要職責,,此次啟動的“2016~2020兒童傷害預防項目”是在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支持和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助下,,由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牽頭開展,將重點針對兒童溺水,、兒童道路交通傷害,、兒童故意傷害等重點兒童傷害問題,并圍繞安全學校、安全幼兒園,、安全社區(qū),、安全家庭全方位的工作模式進行探索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