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特約記者鄒爭春)第三軍醫(yī)大學軍事預防學院環(huán)境衛(wèi)生學教研室舒為群教授科研團隊最近研究證實,,低礦物質水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日前,,該研究論文刊登在《國際心臟病學雜志》上,。
統(tǒng)計數據表明,在中國人消費的瓶裝水中,,八成是礦物質含量極少的純凈水和人工添加微量礦物質的礦物質水,。自上世紀50年代起,國外相關大量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飲水的硬度或礦物質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呈負相關,,但沒有實驗研究來證實這個觀點。
舒為群科研團隊采用礦物質含量豐富的自來水和天然水,,以及礦物質含量較少的純凈水及人工礦物質水,,在新西蘭兔和青年男性人群中分別開展了為期12個月和1個月的飲水干預實驗。
在新西蘭兔干預實驗中,,科研人員將80只雄性新西蘭兔隨機分為4組,,分別飲用上述4種水12個月后,檢測兔血清的心血管疾病分子標志物及微觀病理改變,。結果發(fā)現,,人工礦物質水組的心血管疾病獨立危險因素——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和精氨酸酶的水平顯著高于其他3組,。實驗還發(fā)現,,人工礦物質水組和純凈水組兔心臟、主動脈弓的微觀病理變化,,比自來水和天然水組嚴重,。
在青年男性人群飲水干預研究中,參與實驗的168人平均年齡20歲~23歲,??蒲袌F隊同樣把人群隨機分為4組,在相同飲食條件下,,分別飲用這4種水1個月,,并于干預前后分別測定血液中的血脂、脂蛋白,、動脈粥樣硬化指數以及心血管疾病分子標志物,。結果顯示,飲用人工礦物質水的青年男性血清中心血管危險因素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A-I、載脂蛋白B和動脈粥樣硬化指數上升幅度最大,,而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效應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則下降最多,。相反,,飲用天然水及自來水的男性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心血管疾病分子標志物中,,飲用純凈水的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最為明顯,,其次為飲用人工礦物質水的人群。
實驗結果表明,,飲用兩種礦物質含量極低的瓶裝水(人工礦物質水和純凈水)可使血液中幾項獨立的心血管風險指標水平增加,,預示著具有相對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