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鍋
“十一”長假結束,,又有不少宅男宅女因為運動不足,、貪食美味而體重突然增加苦惱了。請關注——
“今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發(fā)布了《2013年20—69歲人群體育健身活動和體質狀況抽測工作調查結果》,。調查表明,過去一年,,有51%的人沒有參加過任何體育健身活動,。體重超重、肥胖人數比例分別為34.4%和12.7%,。與2012年的數據比較,,受調查者總體體重平均增長1.12公斤?!眹殷w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梅在日前由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記協等主辦,、可口可樂支持的“吃動平衡,,走向健康”活動中透露。
吃的好了,,動的少了,,以車代步……運動不足已經成為超重肥胖高發(fā)和導致慢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參加“吃動平衡,,走向健康”活動的專家一致呼吁:改變“宅”的生活方式,,建議與家人一起運動起來,形成家庭“吃動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青年男性肥胖增長明顯
“身高,、體重以及腰圍都是體質檢測的重要指標?!蓖趺吠嘎?,2013年國家國民體質監(jiān)測中心在全國十個省(市、區(qū))的體育健身活動和體質抽測結果顯示,,與以往全國監(jiān)測數據相比,,20—69歲的成年人身高、體重,、腰圍,、臀圍單項指標都呈增長趨勢,,可以說成年人塊頭更大了、肚子也更大了,。
王梅介紹說,,除了單指標以外,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可以計算出體重指數(也叫BMI),,體重指數是國內外用于衡量全身肥胖程度最簡單,、最常用的指標。一般中國成人BMI在18.5到24之間屬于正常體重,,大于等于24就屬于超重,,而達到28就屬于肥胖了。
“用這個指標衡量,,我們發(fā)現,,無論城市、鄉(xiāng)村超重率,、肥胖率都增長了,,體重超重、肥胖人數比例分別為34.4%和12.7%,。這十個省(區(qū),、市)的20-69歲成人中有47%的超重或者肥胖,這個數字很驚人,?!蓖趺氛f,如果進一步分析會發(fā)現,,20—39歲的城鎮(zhèn)人體重增長更明顯,,“這一次的抽測反映出城鎮(zhèn)超重肥胖大于鄉(xiāng)村,青年男性超重肥胖增長明顯,,以及肥胖率增速相對快的特點,,與以往的調查反映的趨勢基本一致?!?
運動不足成肥胖重要因素
“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已經占到我國總死亡率的85%,。同時,數據顯示,,中國慢病的快速增長主要集中在未來10年,。”慢病營養(yǎng)專家孔靈芝表示,,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80%的心腦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55%的高血壓,、40%的腫瘤都是可預防的,。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則指出,,近10年來國人能量攝入變化不大,但是超重,、肥胖率仍持續(xù)上升,。馬冠生反復強調:“運動不足成超重肥胖和慢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那么,,肥胖到底有哪些危害?是不是運動了就不變胖了,,或者就能減肥了呢?“我們常說‘邁開腿,、管住嘴’要雙管齊下,。”王梅再三表示,,體重增長是由于人體內攝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也就是說各種身體活動消耗的能量要等于飲食吃(喝)吸收的能量,體重就基本保持,,如果想要減肥則不僅如此還要支出(消耗的能量)大于收入(攝入的能量),。
“邁開腿”是指要動起來,“動”是指各種身體活動,,身體活動是指由骨骼肌收縮所引起的,、導致在靜止時能量消耗的基礎上能量消耗增加的任何身體活動。簡單地說日常生活中人們在清醒狀態(tài)下的各種活動都叫身體活動,,包括交通出行中的身體活動,,就是每天為工作、生活出行往來的交通行為,;包括工作中的各種活動,,這部分占我們每天身體活動能量消耗的很大一部分,而且由于工作性質的不同,,個體差異很大,;另外,還包括家務中的身體活動,,洗衣做飯都是身體活動,,如果沒有整段的時間也可以進行每次十分鐘以上的中到大強度的鍛煉,累計達到每周150分鐘以上也能夠收到比較好的鍛煉效果,。
另一方面,,“管住嘴”同樣重要,現在食品越做越精,、越來越美味,,熱量高,、吸收快,不注意科學飲食很容易發(fā)胖,。
“科學地管理好自己的體重,,一定要記住‘動比不動好、多動比少動好,;少吃一兩口,,多動七八分’?!蓖趺氛f,。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運動處方”
“宅”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一種常見的生活方式?!罢睅淼膮s是身體虛弱,,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早早纏身,。
對此,馬冠生建議,,通過兩種方式來判斷自己是否吃動平衡,。一是每天固定時間監(jiān)測體重,通過體重變化調節(jié)飲食和運動量,;二是攜帶計步器,,每天至少要走6000步才達標,最好能夠走到1萬步以上,?!吧习嘧逡话阋惶炷茏?000步左右,所以每天必須要再單獨走30分鐘到1小時才能達到身體活動的指標,?!?
針對很多人單純依靠節(jié)食控制體重的現象,王梅表示,,控制體重不能單純地節(jié)食,,這往往對健康造成危害。超重,、肥胖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關鍵在于能量的攝入和消耗達到平衡。
王梅還針對不同人群給出了“運動處方”:孩子運動要累點——5—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運動可以多樣化,關鍵是運動的強度要上去,。成人運動要久點——18—64歲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活動,,同時每周至少有兩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對這部分人群,,主要是見縫插針地運動,,快走、走樓梯等均可,,保證總時間達到標準,。同時,進行一些有跳躍,、蹲起活動的鍛煉,,有利于活動肌肉,促進血液的流通,。老人運動要穩(wěn)點——對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周至少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如走路,、太極拳等,不宜進行劇烈運動,。而且有特殊疾病的人群,,應當咨詢醫(yī)生并做相應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