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軍醫(yī)大學組織工程研發(fā)中心主任金巖教授團隊自主研發(fā)的生物工程角膜(即脫細胞角膜基質)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頒發(fā)的醫(yī)療器械注冊證書,成為全球首個高科技生物工程角膜產品,,并將于今年7月全面上市。
角膜是眼球前部的一層僅有0.5毫米厚的高度透明的組織,就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樣對成像起了關鍵作用,,一旦混濁或受損將直接導致患者失明。雖然角膜看起來薄而透明,,卻是由無數(shù)排列緊密,、縱橫交錯成網狀的膠原纖維構成,光靠化工分子材料等純人工材料,,目前無法做出這樣精密復雜的結構,。
角膜病是僅次于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特別是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致盲率極高的角膜病,,治療難度很大,,一旦藥物無法控制感染,必須進行角膜移植,,否則面臨摘除眼球,。據(jù)統(tǒng)計,我國目前有300萬~500萬名病人在等待手術,,每年還新增加約10萬人,,而我國每年捐獻角膜的數(shù)量只有兩三千個。
為改變角膜來源奇缺的現(xiàn)狀,,金巖團隊進行了長達10年的生物工程角膜的研究,。“豬的器官結構和人很接近,,但豬的角膜要用在人身上,,首先要去除它的抗原性,去除它的細胞,。這個細胞核抗原都在網狀膠原纖維里包埋著,,怎樣既能把細胞抗原去除掉,,又能保護好這些膠原纖維,這是一個核心問題,?!苯饚r介紹說。
經過反復實驗和研究,,他們自主研發(fā)的這種生物工程角膜,,即脫細胞角膜基質產品,在去細胞去抗原處理后,,能保留其天然角膜的三維立體結構,,降低其免疫原性,以防止產生免疫排斥反應,?;颊咭浦埠螅梢灾饾u與自己原有的角膜組織整合,,從而終身使用,。該項生物工程角膜手術從2010年到現(xiàn)在,共有115名患者在知情和同意的情況下,,接受了生物工程角膜移植臨床試驗,,全部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
那么,,人工生物角膜能完全替代人體捐獻角膜嗎,?據(jù)了解,該項生物工程角膜手術目前只能針對未穿透性的角膜損傷進行移植,,如果是穿透性角膜損傷,,移植人工生物角膜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未穿透性的角膜損傷占所有角膜致盲患者的40%左右,,這意味著全國有200萬患者可通過該技術脫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