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晶晶
SARS暴發(fā)后,,普通民眾開始知道:聯合國原來還有這么一個組織,可以阻止外國人進入中國,。
“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tài)”——這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以使全世界人民獲得盡可能高水平的健康為宗旨,。英文全稱為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
陳懇是中國第一批進入聯合國的工作人員之一,也是WHO任職最久的中國官員,,是最為WHO所熟悉的一張中國臉,。從1990年開始,他成為WHO西太平洋地區(qū)的衛(wèi)生干事,,參與傳統(tǒng)醫(yī)學項目,。2000年至2003年6月,他擔任WHO的區(qū)域醫(yī)學顧問,,負責西太平洋地區(qū)合作中心的工作,,包括血液安全和健康調查等。2003年到2010年,,陳懇擔任WHO南太平洋地區(qū)的代表,,負責組織、管理和監(jiān)察WHO在南太平洋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工作情況,。
“在聯合國機構工作是非常殘酷的,。我剛去的時候也差點放棄這個工作?!比欢聦嵣纤麉s在WHO工作了整整20年,,并成為P6級別(Professional 6,Professional Stuff的最高等級)官員,。20年間,,他在傳染性及非傳染性疾病的控防、衛(wèi)生服務體系的發(fā)展,、衛(wèi)生政策,、健康經濟學、衛(wèi)生人力資源,、環(huán)境健康學等諸多相關領域,,以自己的中醫(yī)專業(yè)知識,為WHO項目提供技術支持,,涵蓋21個太平洋島國和地區(qū),。
2012年,陳懇被任命為WHO駐華代表處衛(wèi)生體制發(fā)展高級顧問,。2013年11月,,應GCC(全球中國鏈接)邀請,他和青年學生們分享了自己在WHO工作的故事和經驗,。
站住腳,,呆下去
因為不錯的英文功底,上世紀末,,陳懇常常被邀請到各國去作中醫(yī)培訓,、講座,。上世紀90年代初的某天,他正在瑞典一個小城講課,,中途接到一個電話——衛(wèi)生部希望他能去WHO工作。
當時的陳懇和大部分人一樣,,對WHO的工作內容并不熟悉,。“我跟他們打過一次交道,。中國起草艾滋病預防規(guī)劃,,要把中醫(yī)的內容加進去,但沒人會英語,,就把我加進去了,。”衛(wèi)生部的領導問他愿不愿意去,,“我回答說國家讓我去我就去”,。
陳懇在WHO的第一項任務是完成前任官員留下的一個會議?!斑@是必須完成的工作,。我需要請臨時顧問完成這個會議。但我都不知道這個會議干嘛,,也不知道會議該怎么組織——錢從哪來,、找誰來參加、顧問是做什么的——完全摸不到頭緒,?!?
沒有人告訴他應該怎么做。當時的陳懇只能抱著WHO三本厚厚的工作手冊埋頭研究,,在國內他是受學生歡迎的教授,,在WHO卻成了從零開始的“菜鳥”?!爱敃r住賓館,,三本手冊對我來說就像是Bible(圣經)一樣,每天從賓館帶到辦公室,,再從辦公室?guī)Щ刭e館,。”曾經是學校里最年輕副教授的陳懇,,對自己也產生了懷疑,。“我對自己說:‘陳懇你不是個笨人,,但世界上有一件事情你做不了,,那就是聯合國的工作。’”成為WHO的一員,、為它工作,,與作為政府或者國家代表與WHO合作完全不同?!癢HO認為你是專業(yè)的,,就應該做到這些事情?!背鮼碚У降年悜?,將這種工作環(huán)境評價為“很冷酷”。
在去往WHO之前,,衛(wèi)生部領導給陳懇的指示是“站住腳,,呆下去”。談到當時面對巨大落差和失落感,,卻能夠堅持下去的理由,,陳懇說道:“當時想法很簡單,不能給中國人丟臉,。附帶想法是,,不能給學中醫(yī)的人丟臉。中醫(yī)不僅被部分外國人歧視,,一些中國人也歧視,。”和他一同入職的日本同事在結束五個月的試用期之后,,直接拿到了五年的工作合同,;給陳懇的聘書卻是兩個月、兩個月,、兩個月,、五個月,十一個月之后,,他終于拿到了正式合同,,并且一做就是20多年。
六字要求的最終實踐成果,,可以用十二個字來總結:“鉆進去,,站住腳,呆下去,,升上去,。”
不做怨婦
WHO不乏各國的高級政府官員,,很多人無法適應快速且獨立的工作要求,,中途黯然離去,。“有的人自以為了不起,,在國內是高官,,在WHO心理不平衡,一直抱怨,。千萬別抱怨,,一定不要做怨婦?!?
在WHO的前十年,陳懇一直是P4級別,。盡管最忙的時候他接手了兩個退休的P5級別官員的工作,,一個人做了三個人的工作,升職名單上還是沒有他,。
“兩個P5退休了,,沒有錢找人,讓我P4來做,。但我從來沒抱怨過,,后面十年連升3級?!标悜┯米约旱膶嶋H經驗告誡年輕人說:“不要抱怨,,好好干?!?
他用ACT這個單詞來概括WHO的工作模式:“A是action,,要迅速采取行動,并且要有結果,,不能說做了沒回音,,沒下文;C是country-center,,作為聯合國組織,,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成員國,能否讓成員國受益是關鍵,;T是teamwork,,不能單干,要團隊合作,?!痹赪HO,大家經常通過綁腿跑等類似的游戲來加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
“在WHO,,工作必須是完整的工作,。”陳懇說,,沒有人會去和自己的老板說:我碰到一個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辦,你能不能告訴我怎么辦,。
“這只能說明你這個人不夠格,。你可以和老板說的是:我今天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可以有這幾個選項來解決這個問題,。我的主張是這個選項,,理由是什么。老板可以說不,,選擇另外一個選項,。但你不能說我有這個問題,老板你來告訴我怎么辦,。那不是個好的員工,。”
怎么保證工作能完整完成呢,?陳懇的答案是唯有不斷地研究,、分析它,然后歸納,、總結,,給出選項?!袄习蹇梢择R上作出決斷,,那你的工作才算完成了。這就是能力,?!?
溝通的藝術
曾經有國內的政府部門邀請陳懇作培訓,給出的題目是“溝通的技巧”,。陳懇不同意,,因為在他看來,與人溝通不僅是技巧問題,,可以稱作一門藝術,。
“千萬不要害羞,該說話的就要說話,?!笔軅鹘y(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人通常比較謙虛,?!暗谕鈬丝磥磉@不是謙虛,,會被看作無能。該出手時就出手,。該說就要說,。”
在聯合國機構工作了這么久,,陳懇得出兩個結論:一是要用最簡單的句型,、最熟悉的詞匯來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二是要掌握談話的主動權,。
“大部分情況下,,你所熟悉的句型和詞匯已經足夠表達你的意思了。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他們寫東西轉著彎兒講,,和我們中國人講中文一樣,意思埋起來,。但是我們中國人不要嘗試這個,,把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了,,不要考慮太復雜,。”
由于天然的文化差異,,在與不同國家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對對方說的東西不了解的情況。談話就無法繼續(xù)下去嗎,?
“當你對一個主題不熟悉的時候,,就要想辦法調回來,換回你熟悉的東西,。比如對方在講歐洲歷史,,你只要抓住一兩個關鍵點,把這個東西引到中國歷史,,你肯定比他知道的多,。他拉過去講,你過一會兒再拉回來,。這樣才能控制會議的場面,。”
陳懇
SARS暴發(fā)后,,普通民眾開始知道:聯合國原來還有這么一個組織,可以阻止外國人進入中國,。
“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tài)”——這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以使全世界人民獲得盡可能高水平的健康為宗旨,。英文全稱為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
陳懇是中國第一批進入聯合國的工作人員之一,也是WHO任職最久的中國官員,,是最為WHO所熟悉的一張中國臉,。從1990年開始,他成為WHO西太平洋地區(qū)的衛(wèi)生干事,,參與傳統(tǒng)醫(yī)學項目,。2000年至2003年6月,他擔任WHO的區(qū)域醫(yī)學顧問,,負責西太平洋地區(qū)合作中心的工作,,包括血液安全和健康調查等。2003年到2010年,,陳懇擔任WHO南太平洋地區(qū)的代表,,負責組織、管理和監(jiān)察WHO在南太平洋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工作情況,。
“在聯合國機構工作是非常殘酷的,。我剛去的時候也差點放棄這個工作?!比欢聦嵣纤麉s在WHO工作了整整20年,,并成為P6級別(Professional 6,Professional Stuff的最高等級)官員,。20年間,,他在傳染性及非傳染性疾病的控防、衛(wèi)生服務體系的發(fā)展,、衛(wèi)生政策,、健康經濟學、衛(wèi)生人力資源,、環(huán)境健康學等諸多相關領域,,以自己的中醫(yī)專業(yè)知識,為WHO項目提供技術支持,,涵蓋21個太平洋島國和地區(qū),。
2012年,陳懇被任命為WHO駐華代表處衛(wèi)生體制發(fā)展高級顧問,。2013年11月,,應GCC(全球中國鏈接)邀請,他和青年學生們分享了自己在WHO工作的故事和經驗,。
站住腳,,呆下去
因為不錯的英文功底,上世紀末,,陳懇常常被邀請到各國去作中醫(yī)培訓,、講座,。上世紀90年代初的某天,他正在瑞典一個小城講課,,中途接到一個電話——衛(wèi)生部希望他能去WHO工作。
當時的陳懇和大部分人一樣,,對WHO的工作內容并不熟悉,。“我跟他們打過一次交道,。中國起草艾滋病預防規(guī)劃,,要把中醫(yī)的內容加進去,但沒人會英語,,就把我加進去了,。”衛(wèi)生部的領導問他愿不愿意去,,“我回答說國家讓我去我就去”,。
陳懇在WHO的第一項任務是完成前任官員留下的一個會議?!斑@是必須完成的工作,。我需要請臨時顧問完成這個會議。但我都不知道這個會議干嘛,,也不知道會議該怎么組織——錢從哪來,、找誰來參加、顧問是做什么的——完全摸不到頭緒,?!?
沒有人告訴他應該怎么做。當時的陳懇只能抱著WHO三本厚厚的工作手冊埋頭研究,,在國內他是受學生歡迎的教授,,在WHO卻成了從零開始的“菜鳥”?!爱敃r住賓館,,三本手冊對我來說就像是Bible(圣經)一樣,每天從賓館帶到辦公室,,再從辦公室?guī)Щ刭e館,。”曾經是學校里最年輕副教授的陳懇,,對自己也產生了懷疑,。“我對自己說:‘陳懇你不是個笨人,,但世界上有一件事情你做不了,,那就是聯合國的工作。’”成為WHO的一員,、為它工作,,與作為政府或者國家代表與WHO合作完全不同?!癢HO認為你是專業(yè)的,,就應該做到這些事情?!背鮼碚У降年悜?,將這種工作環(huán)境評價為“很冷酷”。
在去往WHO之前,,衛(wèi)生部領導給陳懇的指示是“站住腳,,呆下去”。談到當時面對巨大落差和失落感,,卻能夠堅持下去的理由,,陳懇說道:“當時想法很簡單,不能給中國人丟臉,。附帶想法是,,不能給學中醫(yī)的人丟臉。中醫(yī)不僅被部分外國人歧視,,一些中國人也歧視,。”和他一同入職的日本同事在結束五個月的試用期之后,,直接拿到了五年的工作合同,;給陳懇的聘書卻是兩個月、兩個月,、兩個月,、五個月,十一個月之后,,他終于拿到了正式合同,,并且一做就是20多年。
六字要求的最終實踐成果,,可以用十二個字來總結:“鉆進去,,站住腳,呆下去,,升上去,。”
不做怨婦
WHO不乏各國的高級政府官員,,很多人無法適應快速且獨立的工作要求,,中途黯然離去,。“有的人自以為了不起,,在國內是高官,,在WHO心理不平衡,一直抱怨,。千萬別抱怨,,一定不要做怨婦?!?
在WHO的前十年,陳懇一直是P4級別,。盡管最忙的時候他接手了兩個退休的P5級別官員的工作,,一個人做了三個人的工作,升職名單上還是沒有他,。
“兩個P5退休了,,沒有錢找人,讓我P4來做,。但我從來沒抱怨過,,后面十年連升3級?!标悜┯米约旱膶嶋H經驗告誡年輕人說:“不要抱怨,,好好干?!?
他用ACT這個單詞來概括WHO的工作模式:“A是action,,要迅速采取行動,并且要有結果,,不能說做了沒回音,,沒下文;C是country-center,,作為聯合國組織,,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成員國,能否讓成員國受益是關鍵,;T是teamwork,,不能單干,要團隊合作,?!痹赪HO,大家經常通過綁腿跑等類似的游戲來加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
“在WHO,,工作必須是完整的工作,。”陳懇說,,沒有人會去和自己的老板說:我碰到一個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辦,你能不能告訴我怎么辦,。
“這只能說明你這個人不夠格,。你可以和老板說的是:我今天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可以有這幾個選項來解決這個問題,。我的主張是這個選項,,理由是什么。老板可以說不,,選擇另外一個選項,。但你不能說我有這個問題,老板你來告訴我怎么辦,。那不是個好的員工,。”
怎么保證工作能完整完成呢,?陳懇的答案是唯有不斷地研究,、分析它,然后歸納,、總結,,給出選項?!袄习蹇梢择R上作出決斷,,那你的工作才算完成了。這就是能力,?!?
溝通的藝術
曾經有國內的政府部門邀請陳懇作培訓,給出的題目是“溝通的技巧”,。陳懇不同意,,因為在他看來,與人溝通不僅是技巧問題,,可以稱作一門藝術,。
“千萬不要害羞,該說話的就要說話,?!笔軅鹘y(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人通常比較謙虛,?!暗谕鈬丝磥磉@不是謙虛,,會被看作無能。該出手時就出手,。該說就要說,。”
在聯合國機構工作了這么久,,陳懇得出兩個結論:一是要用最簡單的句型,、最熟悉的詞匯來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二是要掌握談話的主動權,。
“大部分情況下,,你所熟悉的句型和詞匯已經足夠表達你的意思了。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他們寫東西轉著彎兒講,,和我們中國人講中文一樣,意思埋起來,。但是我們中國人不要嘗試這個,,把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了,,不要考慮太復雜,。”
由于天然的文化差異,,在與不同國家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對對方說的東西不了解的情況。談話就無法繼續(xù)下去嗎,?
“當你對一個主題不熟悉的時候,,就要想辦法調回來,換回你熟悉的東西,。比如對方在講歐洲歷史,,你只要抓住一兩個關鍵點,把這個東西引到中國歷史,,你肯定比他知道的多,。他拉過去講,你過一會兒再拉回來,。這樣才能控制會議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