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基于多年研究成果,,我預測在20年內可能將出現(xiàn)H10N8,、H6N6等新變種。沒想到,,H10N8會來得如此迅猛,。”我國流感領域專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教授陳則在接受科技日報獨家專訪時說,。今天,江西省衛(wèi)生廳證實,,南昌一名73歲女子罹患H10N8甲型禽流感,,12月6日因呼吸衰竭、休克死亡,。
“大家沒必要恐慌,,要以平和心態(tài)去科學看待。高科技和早期檢測,,可以把這一流行病的威脅控制在最低風險,。”陳則表示,,主動迎戰(zhàn)防患未然,,應研究病毒的分子致病機制,掌控其在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變異和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時刻警惕和冷靜看待這些流感基因的重組和變異,。
近幾年,陳則團隊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同事們開展了對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以及生物學特性研究,,初步分析了甲型流感病毒這個“大家族”中H10N8和H6N6型流感病毒毒力增強的分子機制,。研究表明,不同毒株經過基因重排,,會導致病毒提高致病性,,單個氨基酸突變或幾個突變組合起來增強了病毒毒力。
2007年10月,,陳則對洞庭湖濕地內水體,、候鳥糞便和家禽中的禽流感病毒進行調查,從洞庭湖濕地的水體中分離出一株H10N8亞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證實,,H10N8亞型禽流感病毒是由不同毒株經過基因重排產生的。動物感染實驗表明,,最初野生型病毒分離株對雞沒有致病性,,但發(fā)生感染后,可在實驗雞的泄殖腔和咽部檢測到病毒而致??;陳則團隊用小鼠實驗模擬了流感病毒如何傳播至哺乳動物的過程,。流感病毒僅在小鼠肺部傳到第二代,就能引起小鼠死亡,。研究發(fā)現(xiàn),,病毒基因組內有多個位點的氨基酸發(fā)生替換,可能導致小鼠致病,。
陳則團隊研究證明,,H10N8和H6N6型禽流感病毒非常容易感染哺乳動物。
“由于H7N9和H10N8這些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個大家族分子機制基本相同,,引起過世界大流行的人類流感病毒均含有類似禽類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因此科學研究更要防患未然,及早做好其他種類甲型流感病毒的研究,?!标悇t說。
一般而言,,水禽可以自然感染所有甲型流感病毒,,并經糞便向環(huán)境中釋放病毒,通過直接傳播或候鳥遷徙將病毒進一步散播開來,,感染其他禽類和哺乳動物,。對此,陳則提醒,,鑒于野生水禽被認為是動物流感的病毒儲存庫,,政府應該逐步規(guī)范乃至最終取締活禽交易市場。同時,,水作為重要的媒介,,動物流感的病毒可在水里低溫下生存3個月,因此要加強對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
(科技日報上海12月1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