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 51 歲的女性因咳嗽和體重減輕就診,。胸部 CT 提示右肺大于 8cm 的腫物(圖 1)伴多發(fā)胸膜下結節(jié)。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證實了胸膜播散轉移,,以及病理學診斷為轉移性腺癌,,伴胞漿內(nèi)粘液和腺體樣結構。
圖 1.A. 術前胸部 CT 檢查;B. 第一次活檢病理為腺癌,;C. 第二次病理全部為鱗癌,;D. 鱗癌細胞表現(xiàn)為強烈的抗 EGFR 特性。
免疫組化分析根據(jù)腫瘤細胞對于 TTF-1 以及 napsinA 陽性,,以及 p40 or CK5/6 陰性,,證實為原發(fā)肺腺癌?;蛲蛔兊臋z測發(fā)現(xiàn) EGFR 存在 19 外顯子基因缺失突變,。
該患者因而開始接受吉非替尼的治療,隨后表現(xiàn)出對藥物的敏感性,,腫物迅速縮小,。4 個月之后,該患者進行了右肺下葉切除術及縱隔淋巴結清掃術,。發(fā)現(xiàn)一個 2cm 的殘余腫瘤,,伴有鱗癌細胞。
基因突變檢測發(fā)現(xiàn)這個腫物還是 EGFR19 外顯子基因突變,,與之前沒有改變,,也沒有新獲得的突變,???EGFR 的抗體可以檢測到,,鱗癌細胞也分泌 EGFR 蛋白。
6 個月之后,,胸部 CT 提示右肺上葉臨近前次的切口處有一處復發(fā)病灶,。采用胸腔鏡的辦法進行了肺段切除術,而最終的病理仍然只看到了鱗狀細胞癌,。Chou 教授建議患者接受化療,,目前她還在隨訪當中。
這項研究認為,,可能有兩種機制導致這種有趣的“轉變”,。首先,,腫瘤可能包含有豐富潛能的腫瘤干細胞,可以在接受 TKI 治療之后發(fā)生不同方向的轉變,。其次,,腫瘤可能本身就是一種混合的成分,而在 TKI 治療之后,,只有鱗狀細胞癌更大比例地存活下來,。
無論如何,這種組織類型的轉變提示我們,,進行 TKI 治療之后的復核有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患者接受過多無意義的治療,及時轉變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