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部骨折患者中,,有近 50% 是股骨頸骨折,,針對這種損傷目前較為流行的治療方式是滑動髖螺釘和多個平行松質(zhì)骨螺釘打入(圖 1)。
圖 1,,導針引導下松質(zhì)骨呈倒三角型打入尸體股骨
之前的一項預后性臨床研究中,,學者們在使用松質(zhì)骨螺釘處理股骨頸骨折時,通過加用墊圈,,使得固定失敗的相對風險降低了 71%。美國 Michael P. Zlowodzki 等人的一項研究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了這一點,,文章近期發(fā)表在近期 J Orthop Trauma. 上,。
來自美國 Zlowodzki 博士等研究在配對人類新鮮冷凍骨質(zhì)疏松的股骨上,,分別使用或不使用墊圈打入松質(zhì)骨螺釘,通過評價打入螺釘處的的扭矩來進一步探索墊圈在內(nèi)固定中的作用,。假設在骨質(zhì)疏松的骨上,,較薄的外層骨皮質(zhì)并不能為螺釘頭提供足夠的應力來使得打入股骨頭的螺釘?shù)穆菁y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同時還假設,,通過使用墊圈增加外側阻力可以使得螺釘更好地打入股骨頭,,獲得更高的插入扭矩,。
研究共納入 8 對 16 根人類新鮮冷凍骨質(zhì)疏松的股骨(70 歲,,均為女性),。每根股骨均打入兩個螺釘,一個螺釘使用墊圈另一則否,,使用 50 N·m 的扭矩傳感器進行最大插入扭矩的測量,。該傳感器可為扭矩的測量提供恒定的軸向力和轉速(圖 2)。
圖 2,,模型骨上展示實驗過程,為減小誤差,,使用恒定的軸向力和轉速的扭矩傳感器打入螺釘
16 例配對實驗中,,有 14 例顯示當使用墊圈時,螺釘?shù)淖畲蟛迦肱ぞ馗哂谖词褂脡|圈螺釘,。使用墊圈螺釘?shù)钠骄畲笈ぞ貫?5.1 N·m,,未使用墊圈的螺釘?shù)钠骄畲笈ぞ貫?3.1 N·m。
股骨頸骨折使用帶墊圈的松質(zhì)骨螺釘增加最大插入扭矩近 65%,。由于股骨頸骨折發(fā)病率高,,降低固定的失敗率可以對翻修手術的數(shù)量及死亡率產(chǎn)生巨大的流行病學影響,。
墊圈并不貴,,也不延長手術時間,應用起來也沒有明顯的缺點,。將來生物力學和臨床研究的方向更注重于評價是否獲得更高的最大插入扭矩就可以認為固定的失敗率會更低、翻修率更低,,同時保證更好的功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