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研究顯示,ALK 抑制劑藥物克唑替尼相較于標準化療用于晚期 ALK 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的療效孰優(yōu)孰劣還不明確,。
研究者開展的 3 期試驗,,旨在對比 343 例既往未全身性治療的 ALK 陽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克唑替尼和培美曲塞化療的療效。
隨機入組克唑替尼治療組的患者接受每日兩次 250mg 克唑替尼治療,,化療(對照)組患者每 3 周接受一次靜脈滴注化療(培美曲塞,,500 mg/m2,加用順鉑 75 mg/m2 或卡鉑目標曲線下面積為 5-6 mg/(ml·min),,最多 6 個周期,。允許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疾病進展時進入克唑替尼治療組。主要終點是獨立影像學評估的無進展生存(PFS),。
結果顯示,,克唑替尼治療組患者的 PFS 較化療組顯著延長。兩組有效率分別為 74% 和 45%。試驗中兩組均未得到中位總生存數據,,克唑替尼組和化療組的 1 年生存率評估結果分別為 84% 和 79%,。
克唑替尼組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視覺障礙、惡心,、腹瀉,、水腫,化療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疲勞、食欲下降,。與化療相比,,克唑替尼與肺癌癥狀的緩解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有關。
在該項試驗中,,研究者得出如下結論:克唑替尼用于既往未治的晚期 ALK 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優(yōu)于標準的一線培美曲塞聯(lián)合鉑類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