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費加羅報》2月27日報道,,法國確認本土出現首例經性接觸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此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在2月23日發(fā)布消息稱,,美國發(fā)現14例通過性接觸傳播的寨卡病毒感染者,,其中包括數名孕婦。自2月9日中國內地確診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以來,,截至3月1日,,一共確診了10例,其中江西省1例,,廣東省5例,,浙江省4例。此前早有專家預言,,寨卡病毒進入國際性大都市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長期以來,寨卡一直被認為是良性病毒,。普通人感染寨卡病毒后,,會出現類似流感的發(fā)熱現象,伴隨皮疹,、關節(jié)疼痛等輕微癥狀,。不過,,法國最新研究表明,該病毒可能引發(fā)的并發(fā)癥其實更加令人擔憂,。
據《費加羅報》報道,,近日法國科研人員首次證實,寨卡病毒與格林-巴利綜合征存在關聯,。格林-巴利綜合征是一種神經系統(tǒng)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變在脊神經根和脊神經,可累及顱神經,,會造成對稱性麻痹,、四肢軟癱,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少數嚴重者可引起致死性呼吸麻痹和雙側面癱,。
一直以來,這種罕見的神經系統(tǒng)自身免疫性疾病都被懷疑與寨卡病毒有關,。巴黎巴斯德研究所新興大規(guī)模傳染疾病研究中心的阿爾諾·封塔內教授帶領法國專家小組,,對2013~2014年間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大規(guī)模爆發(fā)的寨卡病毒,以及格林-巴利綜合征病例進行了研究,,發(fā)現了寨卡作為格林-巴利綜合征病源的新證據,。
2013~2014年間,波利尼西亞群島的格林-巴利綜合征病例大幅度增加,,這也是寨卡病毒第一次大規(guī)模流行,。這段時期,16個星期內出現了42例格林—巴利綜合征病癥,,而此前每年只有3~10例,。
“在這次寨卡病毒盛行期間,格林-巴利綜合征病例增加了17倍之多,?!卑栔Z·封塔內教授指出。
在找到這個關聯性之后,,接下來還需證明寨卡這種傳染性病毒的確是引發(fā)格林—巴利綜合征病癥的起源,。法國專家小組在阿爾諾·封塔內教授的帶領下,第一次找到了相關證據,,并且將科研成果發(fā)表在醫(yī)學期刊《柳葉刀》上,。
臨床醫(yī)生、流行病專家,、病毒專家以及免疫學專家,,從波利尼西亞群島寨卡病毒大規(guī)模爆發(fā)期間的42位確診格林—巴利綜合征的患者身上,采集了相關數據,,他們將這些數據同另外兩組患者的數據作了比較,。這兩組患者中,,一組是98名沒有發(fā)燒癥狀的住院患者,另一組是70名檢測出感染了病毒,,但并未出現神經系統(tǒng)病變的患者,。阿爾諾·封塔內教授解釋說,“88%的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在神經系統(tǒng)病變前6天內,,表現出了典型的寨卡病毒感染癥狀,。此外,血液檢測證實,,所有患者都在近期感染了寨卡病毒,。”
科研人員在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了由寨卡引起的格林-巴利綜合征癥狀臨床表現(最明顯的特點是病情加重和恢復都非常迅速),,然而產生病癥的生物機理還沒有厘清,。“不過我們還是整理出了可能的目標清單,,特別是分子的擬態(tài)性,,也就是說病毒的蛋白質感染因子與神經的組成部分非常相似,因此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會‘錯誤地’遭到攻擊,?!卑栔Z·封塔內教授解釋說。
法國科研人員最終確定,,在2013~2014年寨卡病毒爆發(fā)的波利尼西亞群島群島,平均每10萬人中有24例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此前每10萬人中只有1~2例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如果將這個數字比例搬用到目前寨卡病毒流行地區(qū),考慮到這些地區(qū)的人口,,結果相當驚人,。因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1月底稱,預計美洲大陸將出現300萬~400萬格林-巴利綜合征病例,。
不過,,將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統(tǒng)計的格林-巴利綜合征病癥數字直接搬用到美洲也許并不科學。阿爾諾·封塔內教授認為,,“由于遺傳或者環(huán)境因素的差異,,波利尼西亞群島和美洲會有一些不同。但是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區(qū)還是應該做好準備,,像馬提尼克島和瓜德羅普島那樣,,將患有格林-巴利綜合征病癥的患者送入重癥監(jiān)護室看護。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患者留在重癥監(jiān)護室醫(yī)治平均35天,,當然這對醫(yī)療機構的接納能力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