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娩的三個連續(xù)過程
1.第一產程
又稱宮口擴張期,。是從開始出現(xiàn)間歇5~6分鐘的規(guī)律宮縮起,,至宮頸口完全擴張達10厘米為至。這一過程對于初產婦來說需要11~12小時,,經(jīng)產婦需6~8小時,。
2.第二產程
又稱胎兒娩出期。是從宮頸口完全擴張到胎兒娩出為至,。初產婦需1~2小時的時間,,經(jīng)產婦通常數(shù)分鐘即可完成,但也有長達1小時者,。分娩的高峰到來,,嬰兒即將出生,。胎頭移動到接近陰道口,,外陰和肛門部位由于胎頭壓迫骨盆底而顯得膨出。不久就會看見胎頭,,胎頭隨著每次宮縮向前移動,,當宮縮消失時,,可能又會稍向后滑進少許。當胎頭的頂部可以看見時,,助產士常會告訴孕婦不要用力過猛,,因為如果胎頭娩出太快,孕婦會陰處的皮膚可能會撕裂,,所以孕婦要放松,,用幾秒鐘的時間喘喘氣。如有嚴重撕裂的危險,,或者胎兒處于危難時,,孕婦將要接受會陰切開術。當胎頭擴張陰道口時,,孕婦會有刺痛感,,隨之而來的是麻木感,這是因為陰道組織擴張得很薄時,,阻滯了神經(jīng)的傳導所造成的,。頭部娩出時,嬰兒的面部朝下,。助產士可能要檢查一下臍帶,,以確保嬰兒的頸部沒有被臍帶纏住(當胎頭娩出時,臍帶常會套住頭部),。然后,,嬰兒頭部轉向一側,使得頭與兩肩保持在一條線上,。助產士清潔嬰兒的鼻以及口腔,,如果需要時,要把嬰兒呼吸道中的液體吸出,。在隨后的兩次宮縮期間,,嬰兒的身體就會滑出母體,這時嬰兒還連著臍帶,,助產士會處理剪斷臍帶,。此外,助產士會再次清潔嬰兒的呼吸道,,必要時給予氧氣,。
3.第三產程
又稱胎盤娩出期。是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需5~15分鐘,,不應超過30分鐘。胎兒娩出后,,仍會有宮縮促使胎盤娩出,,只是這時的宮縮相對來說是無疼痛的,。隨后,醫(yī)生會替孕婦收拾整潔,,如外陰有裂口,,則會做局部的縫合。
二,、分娩的兩種方式
1.自然陰道分娩
自然陰道分娩是指在胎兒發(fā)育正常,,孕婦骨盆發(fā)育也正常,孕婦身體狀況良好,,同時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通常不加以人工干預手段,讓胎兒經(jīng)陰道娩出的分娩方式,。孕婦在決定自然分娩時,,應先了解生產的全過程。自然陰道分娩是最為理想的分娩方式,,對產婦和胎兒沒有多大的損傷,,并且產后恢復得也比較快,并發(fā)癥少,,生產當天就可以下床走動,。而且對寶寶來說,從產道出來時肺功能得到鍛煉,,皮膚神經(jīng)末梢經(jīng)刺激得到按摩,,其神經(jīng)、感覺系統(tǒng)發(fā)育較好,,具有更強的抵抗力,,寶寶經(jīng)過產道時頭部受到擠壓也有利于新生兒出生后迅速建立正常呼吸。優(yōu)點①胎兒經(jīng)過產道自然擠壓,,可以排出積存在肺間質里的羊水,,避免新生兒患“濕肺”癥等。②可以減少產婦手術并發(fā)癥,,還能減少創(chuàng)傷,。③自然分娩的寶寶身體行動的協(xié)調能力比其他分娩方式的小孩要好。④可以增進母子的溝通和配合,,增強女性當母親的幸福感以及責任感,。⑤還有利于產后惡露排除,子宮復原,,產后恢復快,,而且完全不會影響以后的生育,另外,出奶也比較快,。缺點①對陰道有一定的損傷,。②宮縮疼痛比較嚴重,。③遇到難產的話,,可能需要轉成剖腹產,從而造成雙重傷害,。
2.剖宮產分娩
常稱為剖腹產,,就是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是骨盆狹小,、胎盤異常、產道異?;蚱扑^早,、胎兒出現(xiàn)異常的孕婦,需要盡快結束分娩時常采取的分娩方式,。若病例選擇得當,,施術及時,可挽救母子生命,。剖腹產可以免去母親遭受陣痛之苦,,如果腹腔內有其他疾病時,也可一并處理,,不過剖腹產手術對產婦的損傷較大,,產后恢復得比較慢,而且還可能會有手術后遺癥發(fā)生,。
三,、分娩的術后護理
(1)術后應該多翻身
麻醉藥物可抑制腸蠕動,引起不同程度的腸脹氣,,因而發(fā)生腹脹,。因此,產后宜多做翻身動作,,促進麻痹的腸肌蠕動功能及早恢復,,使腸道內的氣體盡快排出,術后12小時,,可泡一些番瀉葉水喝,,以幫助減輕腹脹。
(2)注意做健身鍛煉
剖腹產術后10天左右,,如果身體恢復良好,,可開始進行健身鍛煉。方法為:仰臥,,兩腿交替舉起,,先與身體垂直,,后慢慢放下來,兩腿分別做5次;仰臥,,兩臂自然放在身體兩側,,屈曲抬起右腿,并使其大腿盡力靠近腹部,,腳跟盡力靠近臀部,,左右腿交替做,各做5次;仰臥,,兩膝屈曲,,兩臂交叉合抱在胸前,后慢慢坐成半坐位,,再恢復仰臥位;仰臥,,兩膝屈曲,兩臂上舉伸直,,做仰臥起坐;俯位,,兩腿屈向胸部,大腿與床垂直并抬起臀,,胸部與床貼緊,,早晚各做1次,每次做時,,從2~3分鐘逐漸延長到10分鐘,。
(3)臥床宜取半臥位
剖腹產術后的產婦身體恢復較慢,不能與陰道自然分娩者一樣,,在產后24小時后就可起床活動,。因此,剖腹產者容易發(fā)生惡露不易排出的情況,,但如果采取半臥位,,配合多翻身,那么就會促使惡露排出,,避免惡露淤積在子宮腔內,,引起感染而影響子宮復位,也利于子宮切口的愈合,。
(4)盡力早下床活動
只要體力允許,,產后應該盡量早下床活動,并逐漸增加活動量,。這樣,,不僅可增加腸蠕動的功能,促進子宮復位,而且還可避免發(fā)生腸粘連,、血栓性靜脈炎,。
(5)產后注意排尿
為了手術方便,通常在剖腹產術前要放置導尿管,。術后24~48小時,,麻醉藥物的影響消失,膀胱肌肉才又恢復排尿功能,,這時可以拔掉導尿管,,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降低導尿管保留時間過長而引起尿路細菌感染的危險性。
(6)保持陰部及腹部切口清潔
術后2周內,,避免腹部切口沾濕,,全身的清潔宜采用擦浴,在此之后可以淋浴,,但惡露未排干凈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每天沖洗外陰1~2次,,注意不要讓臟水進入陰道;如果傷口發(fā)生紅、腫,、熱,、痛,不可自己隨意擠壓敷貼,,應該及時就醫(yī),,以免傷口感染遷延不愈。
(7)不要進食脹氣食物
剖腹產術后約24小時,,胃腸功能才可恢復,,待胃腸功能恢復后,給予流食1天,,如蛋湯,、米湯,忌食牛奶,、豆?jié){,、大量蔗糖等脹氣食物。腸道氣體排通后,,改用半流質食物1~2天,,如稀粥、湯面,、餛飩等,,然后再轉為普通飲食。
四、分娩痛楚的應對方法
1.要對分娩的疼痛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分娩是自然的生理現(xiàn)象,,分娩痛是生理性疼痛,,一般人都可以忍受。但是生產時必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劇痛,,如果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孕婦會被意料不到的疼痛打垮。
2.分娩過程中可以大喊減輕痛楚
在分娩過程中,,大喊大叫會使產程延長,。做好身心準備有助于忍受疼痛。
3.分娩時對待疼痛要有積極心態(tài)
不必害怕,、焦慮,,可進行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孕前多去熟悉準備分娩醫(yī)院的環(huán)境,,多與醫(yī)生交流,,確定最適合自己的分娩方式,并據(jù)情況讓醫(yī)生指導分娩應該做的準備,,如進行呼吸法練習等,。
4.藥物幫助分娩
也可以向醫(yī)生詢問無痛分娩、藥物性鎮(zhèn)痛等緩解產痛的分娩方式,,也可選擇導樂式分娩,,或選擇家庭式病房、丈夫陪產或坐式分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