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更泄的病因是什么呢
五更泄是病證名,也叫晨瀉,、腎瀉,、雞鳴瀉,顧名思義是清晨五更時即泄,。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就會腸鳴泄瀉,,故名“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養(yǎng)脾胃,故又名“腎泄”,。又名五更瀉,、五更溏泄、晨泄,、瀼泄,。多因腎虛所致?!恫∫蛎}治·泄瀉論》論五更泄瀉有腎虛五更泄瀉,、酒積五更泄瀉、寒積五更泄瀉,、食積五更泄瀉,、肝火五更泄瀉數(shù)種,。
那么,五更泄的病因是什么?
致病原因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主要是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養(yǎng)脾胃,。
五更泄的癥狀主要是什么?
病人腹泄具有明確的時間性,,也就是在上午的五更,也叫五更,,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凌晨三點到五點的時候,。腸鳴臍痛,泄后痛減,,大便稀薄,,混雜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溫,,腰漆酸冷,疲乏無力,,小便清長,,夜尿頻多。舌質淡,,舌體胖,、多有齒印,脈沉細無力,。
二,、五更泄的類型有哪些
五更泄的鑒別有如下兩種:
1 急性泄瀉的主癥為: 發(fā)病勢急,病程短,,大便次數(shù)顯著增多,小便減少,。
兼見大便清稀,,水谷相混,腸鳴脹痛,,口不渴,,身寒喜溫,舌淡,,苔白滑,,脈遲者,為感受寒濕之邪;便稀有粘液,肛門灼熱,,腹痛,,口渴喜冷飲,,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者,為感受濕熱之邪;腹痛腸鳴,,大便惡臭,,瀉后痛減,伴有未消化的食物,,噯腐吞酸,,不思飲食,舌苔垢濁或厚膩,脈滑者,為飲食停滯,。
2 慢性泄瀉的主癥為: 發(fā)病勢緩,,病程較長,多由急性泄瀉演變而來,,便瀉次數(shù)較少,。
兼見大便溏薄,腹脹腸鳴,,面色萎黃,,神疲肢軟,舌淡苔薄,,脈細弱者,,為脾虛;噯氣食少,腹痛泄瀉與情志有關,,伴有胸脅脹悶,,舌淡紅,脈弦者,,為肝郁;黎明之前腹中微痛,,腸鳴即瀉,瀉后痛減,,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者,,為腎虛。
三,、五更泄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五更泄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首先,,明確病因,對癥治療五更瀉是中醫(yī)的一種說法,。西醫(yī)認為,,五更瀉只是老年慢性腹瀉的一種癥狀,,其本身并不是病因,可以由其他多種病因引起,,如慢性結腸炎,、腸結核、過敏性腸炎,、腸功能紊亂等,。因此,患了五更瀉,,首先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明確病因,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那么中藥如何治療呢?
有許多五更瀉患者各項檢查都正常,,沒有細菌性感染因素,多數(shù)為腸功能紊亂,,西醫(yī)叫功能性腹瀉,。對于這種腹瀉,服中藥效果一般比較好,,堅持治療一段時間,,大都可以好轉或治愈。中藥治五更瀉的首選藥物是“四神丸”,,這種中成藥由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棗等6味中藥組成,。不僅善補命門之火,,而且具有溫腎暖脾、固腸止?jié)π?。每天中午晚上各?g,,可以獲得良好療效,但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四、預防五更泄的方法
五更泄如何預防?
1,、對于急性腹瀉,,應徹底治療,以防轉為慢性,。飲食避免過于寒涼,,以防傷脾腎陽氣,,使病遷延不愈。
2,、飲食應有節(jié)制,,忌食肥甘厚味,過于油膩飲食往往使腹瀉加重,。忌生冷瓜果,。
3、注意保暖,,慎起居,,護腰腹,避免受寒,。
4,、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不食不潔食物,。
5,、注意觀察病情,尋找引起腹瀉或加重病情的有關因素,,注意調攝,。
6、平??梢赃m當吃點含有乳酸菌的活菌酸奶,。
食療法①取3~5個核桃的果仁,生食或炒食,,每日2~3次,,服用數(shù)日后,晨間腹鳴,、腹痛及泄瀉會逐漸好轉,,連服20天左右可望痊愈。此方對體質虛弱,、營養(yǎng)不良者尤為適宜,。
②取適量生姜,,洗凈切成薄片,,用米醋浸泡24小時即可。使用時,,每次用3片生姜加適量紅糖,,以開水沖泡代茶,經(jīng)常飲用。
?、廴≤蛯?、百合、粳米各50g,,加水適量煮粥,,食用時加少許食鹽調味;或用荔枝肉50g,山藥,、蓮子各10g,,三者混和搗碎加水煎至爛熟后,再取大米50g一起入鍋,,加適量水煮成稀粥,。經(jīng)常于每晚配餐食用,有止瀉之效,。
?、苋⊙a骨脂60g,浸泡在500ml白酒中,,約一周后,,每晚可飲用一小盅;或用補骨脂10g,豬腰子一對(洗凈切成小塊)加水煎煮一小時,,調味后分2~3次食用,,隔日一次,連用數(shù)次,,對止瀉也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