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苯丙酮尿癥的病因
遺傳因素(90%):
本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突變基因位于12號染色體長臂(12q24.1),,該基因的微小變異即可引起發(fā)病,,并非由于基因缺失,系由兩個雜合子的婚配而導致的遺傳性疾病,,以近親結婚的子代為多見,,患兒同胞約40%患病,由于苯丙氨酸羥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基因突變,,導致肝臟中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是本病基本的生化異常,如果發(fā)生變異的堿基對不同,,引起臨床表現(xiàn)的嚴重程度有很大差異,,可表現(xiàn)為典型PKU或輕度高苯丙氨酸血癥。
發(fā)病機制
苯丙氨酸(phenylalamine,,PA)是一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它參與構成各種蛋白質成分,但在人體內不能合成,,正常情況下,,攝入的PA中約有50%左右用于合成各種成分的蛋白質,其余部分在苯丙氨酸羥化酶的作用下變?yōu)槔野彼?,再經其他酶的作用轉化為多巴,,多巴胺,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及黑色素等,,苯丙氨酸羥化酶是復合酶系統(tǒng),除羥化酶本身外,,還包括二氫蝶呤還原酶及輔酶四氫生物蝶呤,,任何一種酶缺陷均可引起血苯丙氨酸增高。
當PA羥化酶缺乏時,,未參與第一步蛋白質合成的苯丙氨酸在血漿內貯積,,并沉積于全身組織包括腦,血中苯丙氨酸超過腎閾而排出,,產生苯丙氨基酸尿,。
PA的主要途徑(羥化)受阻后,,PA的次要代謝途徑則代償性地亢進,使PA轉化為苯丙酮酸,,苯乳酸,,正羥苯乙酸和苯乙酸的比重逐步增加,正常時這條代謝旁路進行得很少,,因此這些代謝產物的含量極少;當PA羥化酶缺乏時,,這些代謝產物才達到異常增高的水平,積蓄于組織,,血漿和腦脊液中,并大量從尿中排出,,產生苯丙酮尿癥,。
二、關于苯丙酮尿癥的癥狀
PKU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故新生兒即有高苯丙氨酸血癥,,因未進食,血苯丙氨酸及其有害的代謝產物濃度不高,,故出生時無臨床表現(xiàn),,如果對新生兒未作苯丙酮尿癥篩選,隨著喂食的時間延長,,血中苯丙氨酸及其代謝產物逐漸升高,,臨床癥狀才漸漸表現(xiàn)出來,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
1. 生長發(fā)育遲緩:除軀體生長發(fā)育遲緩外,,主要表現(xiàn)在智力發(fā)育遲緩,,表現(xiàn)在智商低于同齡正常嬰兒,生后4~9個月即可出現(xiàn),重型者智商低于50,,約14%以上兒童達白癡水平,,語言發(fā)育障礙尤為明顯,這些表現(xiàn)提示大腦發(fā)育障礙,,限制新生兒攝入苯丙氨酸可防止智力發(fā)育障礙,,重型PKU患兒智力發(fā)育障礙比輕型者血中苯丙氨酸濃度高,據(jù)此可以認為智力發(fā)育障礙與苯丙氨酸毒性有關,,但更為詳細的病理生理機制仍不清楚,。
2. 神經精神表現(xiàn):由于有腦萎縮而有小腦畸形,反復發(fā)作的抽搐,,但隨年齡增大而減輕,,肌張力增高,反射亢進,,常有興奮不安,,多動和異常行為,。
3. 皮膚毛發(fā)表現(xiàn):皮膚常干燥,易有濕疹和皮膚劃痕癥,,由于酪氨酸酶受抑,,使黑色素合成減少,故患兒毛發(fā)色淡而呈棕色,。
4. 其他:由于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苯丙氨酸從另一通路產生苯乳酸和苯乙酸增多,從汗液和尿中排出而有霉臭味(或鼠氣味),。
一般而言,,臨床表現(xiàn)與PAH基因突變的類型與臨床表型的嚴重性相關,輔因子缺乏比PAH蛋白異常的臨床表型較輕,。
三,、針對苯丙酮尿癥的治療
(1)苯丙氨酸的攝入量必須能保證生長和代謝的最低需要量。由于患者肝臟苯丙氨酸羥化酶的缺少,,使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謝生成酪氨酸而在血液中大量蓄積,,造成神經系統(tǒng)損害,且苯丙氨酸又經旁路代謝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經尿液大量排出,所以患者尿液有特殊的難聞的鼠味,。同時苯丙氨酸是生長發(fā)育的必需氨基酸,,供應不足也會導致生長發(fā)育遲緩,嚴重會導致死亡,。所以,,苯丙氨酸既不能攝入太多,也不能攝入太少,。
(2)另一方面,,由于天然蛋白質中均含有4~6%的苯丙氨酸,所以必須控制天然蛋白質的攝入,,而以低或無苯丙氨酸的奶粉,、蛋白粉作為患兒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并且要保證給予足夠的熱量,。
(3)對乳兒母乳仍是最好的飲食,,給予計算量的母乳,對患兒的發(fā)育十分有利,,因此切忌停喂母乳,。
(4)必須考慮個體的差異。由于患兒苯丙氨酸羥化酶的活性缺陷程度差別很大,因此飲食治療要堅持個體化的原則,,而且由于各年齡段患兒蛋白質,、熱量、苯丙氨酸需要量和耐受量的不同,,應根據(jù)每個患兒的年齡,、體重、血液濃度制定和調整食譜,,使血苯丙氨酸濃度控制在適當?shù)乃健?/p>
(5)食物中除脂肪和糖類外,,均含有蛋白質;其中苯丙氨酸含量占蛋白質的3%―5%。故從普通食物中摒除苯丙氨酸是困難的,。
(6)治療方案
1)維思多系列低或無苯丙氨酸的奶粉,、蛋白粉、淀粉以及飲料等,。國內也有其他廠家試制的同類產品,,如國內供應的低苯丙氨酸食品有苯酮康和苯酮寧代奶粉。制劑的質量對療效影響非常大,,選用時應予注意??梢栽诖朔N低苯丙氨酸食品喂養(yǎng)的基礎上輔以母乳和牛奶,。
2)為保證療效,應定期監(jiān)測血苯丙氨酸濃度,,正常人血苯丙氨酸濃度為1~2mg/dl,未經治療的典型苯丙氨酸血濃度>20mg/dl,,多在20~50mg/dl之間,>50mg/dl少見,。在飲食治療后血Phe濃度監(jiān)測第一個月應每周復查1~2次,,以后每月一次。還應定期復查血色素,、白蛋白,、腦電圖、體格和智力發(fā)育情況等,,必要時應進行血氨基酸分析,,測定酪氨酸水平,支鏈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的比值等,。
四,、針對苯丙酮尿癥的常識
苯丙酮尿癥日常預防
(1)逐步全面推行新生兒期苯丙酮尿癥普查篩選發(fā)現(xiàn)早期患兒,對發(fā)現(xiàn)苯丙酮尿癥患者的家系進行雜合子檢測,, 避免近親結婚,,雜合子之間不應婚配,作好遺傳咨詢,指導計劃生育,,減少苯丙酮尿癥患者的出生率,。對于已有患兒的家庭在再次生育時應進行產前診斷,即在懷孕早期或中期抽取胎兒絨毛或羊水,,通過重組DNA技術進行基因診斷,,診斷胎兒是正常兒、攜帶者還是患兒,,據(jù)此做出繼續(xù)妊娠或終止妊娠的決定,。
(2)孕婦患者應限制苯丙氨酸攝入量,若血苯丙氨酸濃度超過726.4―908/μmol/L時應給予治療,,使血濃度維持在363.2―484.3μmol/L,,濃度太低或苯丙氨酸缺乏時也可導致胎兒損害。妊娠時提供足夠的蛋白質,,每日最少量為75―80g,。
(3)提倡母乳喂養(yǎng),盡早發(fā)現(xiàn)苯丙酮尿癥攜帶者以及患兒,,早起開始治療以防止發(fā)生智力低下,。普及三氯化鐵尿布等措施。
苯丙酮尿癥足跟血正常值
一種常見的氨基酸代謝病,,是由于苯丙氨酸(PA)代謝途徑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轉變成為酪氨酸,導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積,,并從尿中大量排出,。正常人苯丙氨酸濃度為0.06~0.18mmol/L(1~3mg/dl),當苯丙氨酸含量>0.24mmol/L(4mg/dl)即兩倍于正常參考值時,,應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