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方法
1,、電泳法原理:相比于非糖化血紅蛋白,,因糖化而變化的總電荷和糖化血紅蛋白的等電點變化是瓊脂糖凝膠或者pH梯度5.0~6.5的凝膠等電聚焦電泳分離的基礎。瓊脂糖凝膠電泳的血紅蛋白亞組分分辨率很小,,而等電聚焦可以更好地使亞組分分離,。可能由于試驗的自動化程度不足,,重要性已經下降.
2,、親和層析法原理:硼酸結合順式-羥基。商品化的m-氨基苯硼酸瓊脂糖共價結合的親和柱已可用于微柱分析檢測,。將血樣本中的血紅蛋白加到層析柱后,,所有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和旁鏈糖化的血紅蛋白;總糖化血紅蛋白)與硼酸結合而非糖化血紅蛋白通過層析柱可被測量。在加入高濃度也包含順式-羥基的多羥基復合物,,例如山梨醇后,,糖化血紅蛋白與硼酸的結合被替換而從柱子上洗脫下來。親和層析法對經翻譯以后修飾的血紅蛋白和病理血紅蛋白的影響相對不敏感,。利用親和層析法,,僅能測定總糖化血紅蛋白,。廣泛使用的親和層析方法,允許用經驗算法從總糖化血紅蛋白值計算出"標準的HbA1c",。
3,、免疫分析法在纈氨酸β-N-末端糖化的血紅蛋白提供了一個容易被抗體識別的抗原表位??梢杂脝慰寺】贵w或多克隆抗體進行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酶學分析測定,,抗體特異識別β鏈N-末端糖化的血紅蛋白最后4~8個氨基酸組成的抗原表位。異常的血紅蛋白或翻譯后經修飾的血紅蛋白無干擾,。目前的免疫化學試驗不僅檢測HbA1c,,通常也同時檢測HbA2c,因為血紅蛋白A2糖化δ鏈的表位是相同的,??贵w直接抗β-鏈的最后四個氨基酸的糖化表位的免疫化學試驗也可用進行檢測,例如HbS1c,。在大多數情況下HbA2c意義不大,,雖然鐮刀細胞病時可以準確地測定纈氨酸β-N-氨基末端糖化程度,但它仍不能100%代表HbA1c
二,、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檢測
1. HbA1c檢測結果應當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標準化,,包括參考系統和結果報告。
2. 新的IFCC參考系統是進行A1c檢測標準化的唯一有效的參考標準,。
3. 全世界范圍,,A1c報告結果必須采用IFCC單位(mmol/mol),美國國家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計劃(NGSP)的單位(%)必須采用IFCC-NGSP換算公式進行計算,。
4. 如果正在進行的"平均血糖研究"得出了優(yōu)先-特異的標準,,那么由A1c檢測結果計算而得的A1c平均血糖(A1c Derived Average Glucose,ADAG)值應該作為A1c結果的一部分一并報告,。
5. 在指導臨床治療方面,,血糖值和ADAG應該以IFCC單位及測得的NGSP單位表示。
本著"效不更方"的原則,,治療方案不變,。因此,同時測定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可以更好地全面判斷病情,,指導治療,。
三、糖化血紅蛋白臨床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增高對人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改變紅細胞對氧的親和力,,使組織與細胞缺氧,加速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形成;可引起腎小球增厚,誘發(fā)糖尿病腎病(DN);還可引起血脂和血粘滯度增高,,是心血管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監(jiān)測糖化血紅蛋白不論對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情況,,并發(fā)癥的預測情況,,還是糖尿病病人的篩選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美國1型糖尿病控制及并發(fā)癥試驗(DCCT)和英國2型糖尿病控制與并發(fā)癥(UKPDS)均把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的一個重要評價指南,,且都充分肯定了強化治療在阻止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1 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總體控制情況的指標
2 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認識
3 指導對血糖的調整4 對判斷糖尿病的不同階段有一定的意義
4 區(qū)別應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GDM)中的檢測意義
四,、治療血糖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發(fā)現治療中存在的問題,。如果糖尿病患者經常監(jiān)測血糖都顯示控制較好,而糖化血紅蛋白偏高,,則需考慮是否平時監(jiān)測血糖不夠全面(如只測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或者可能血糖儀測出的數值不夠準確(如機器老化,,試紙受潮,、過期等).
如果某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較大,經常發(fā)生低血糖,,繼而又發(fā)生高血糖,,由于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應血糖的平均值,所以其糖化血紅蛋白完全有可能維持在正常范圍,。在這種情況下,,它的數值就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變化了。同時,,糖化血紅蛋白還受紅細胞的影響,,在合并影響紅細胞質和量的疾病(如腎臟疾病、溶血性貧血等)時,,所測得的糖化血紅蛋白也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水平,。
指導治療方案的調整。在臨床治療中,,如能同時測定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可以更好地全面判斷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當空腹血糖超過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對應的預測值時,,則顯示近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與采血時緊張,、勞累,、晚餐進食過多、治療不當、急性并發(fā)癥等有關,,需要調整治療方案,。比如某糖尿病患者定期監(jiān)測糖化血紅蛋白均在6%~7%,而最近一次為8.2%,,這表明以往的治療方案已不能較好地控制血糖,,需要重新調整方案。相反,,如果空腹血糖低于糖化血紅蛋白對應的預測值,,甚至達到正常標準,則顯示近期血糖控制良好,,治療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