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報道: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DNA序列,它在控制細胞壽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每次細胞分裂時,,端粒都會變短一些直至最終變得太短以至于復制DNA的酶再也無法正常工作,并且因此細胞也停止了分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端粒功能是一種調節(jié)細胞分裂次數(shù)的計算機制。
一種靶向端粒的癌癥療法試圖通過干擾癌細胞持續(xù)分裂的能力來達到癌癥治療的目的。最近,,一項新的研究為提高這種靶向端粒的癌癥療法的效果提供了令人振奮的新信息,。研究人員將這些新發(fā)現(xiàn)公布在2005年1月的Cancer Cell雜志上。
與正常的細胞相比,,癌細胞能連續(xù),、失控地分裂。研究人員知道癌細胞能夠產(chǎn)生端粒酶,,這種酶能防止端粒在分裂期間變短,,因此細胞能夠持續(xù)分裂。正常的細胞并不使用端粒酶,,因此這種酶成為了抗癌藥物的一個靶標,。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要想使這種療法有好的效果,,端粒必須處于一個關鍵的長度階段,,并且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這樣就可能導致藥物抗性和其它問題的產(chǎn)生,。
日本癌癥研究基金會的Hiroyuki Seimiya博士和他的同事分析了癌細胞在同時使用端粒酶抑制劑和tankyrase1(生物谷注:端錨聚合酶1)抑制劑時發(fā)生的變化,。這種酶能使端粒和端粒酶相互接近。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tankyrase1的活性與端粒的縮短降低了端粒酶抑制劑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發(fā)現(xiàn)tankyrase的抑制能促進端粒的變斷,。
這項研究為針對端粒的癌癥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研究人員希望tankyrase1的抑制將能彌補端粒酶抑制治療的不完整。因此,,這種聯(lián)合策略可能縮短藥物治療的時間并降低產(chǎn)生藥物抗性的潛在危險(http://www.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