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記者曾報道宮頸癌將是“人類第一個可以完全根除的癌癥”,,報道中提到“打一針疫苗,可望預防宮頸癌”,。今年4月,,眾多媒體紛紛撰文稱:“我國首個癌癥疫苗——宮頸癌疫苗有望在兩年后問世。”我國真的擁有自己研制的宮頸癌疫苗嗎,?宮頸癌疫苗離臨床應用還有多遠,?記者近日采訪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子宮頸癌防治專家組成員、中國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喬友林教授,。
今年5月,,第22屆國際乳頭瘤病毒與宮頸癌臨床研究大會在加拿大召開。喬友林等8位中國大陸代表出席,。這次大會討論最多的正是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進展,。
喬友林告訴記者,這次大會顯示:HPV預防性疫苗已獲成功,。目前由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NCI)等機構(gòu)牽頭進行的多國大樣本HPV疫苗研究的三期臨床試驗已接近尾聲,,預計2006年底將先后獲得歐洲與美國FDA的批準上市。
■最佳途徑:采用疫苗進行病因預防
宮頸癌是婦女的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全球每年大約有47萬余新發(fā)病例,,23.3萬婦女死于該病。在我國中西部農(nóng)村的部分地區(qū),,宮頸癌是婦女主要的衛(wèi)生問題之一,,部分縣宮頸癌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幾十年居高不下,死亡率高達30/10萬,。
喬友林說,,其實最為理想、且能從根本上防范子宮頸癌的辦法,,是采用疫苗進行病因預防,。
HPV最讓人撓頭之處,在于它“變身有術(shù)”,。目前已經(jīng)確定的HPV類型大約有110余種之多,,可分為“皮膚型”和“生殖道型”,其中“生殖道型”HPV按與腫瘤發(fā)生的危險性高低可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其中低危型HPV包括6種型別,,常引起外生殖器濕疣等良性病變,;高危型HPV包括13種型別,與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nèi)高度病變(CIN)的發(fā)生相關(guān),,其中尤以HPV16和HPV18為“首惡”,。
科研結(jié)果證明:HPV感染引起的宮頸癌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HPV疫苗研制分“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兩類,。目前研究最多的是HPV病毒樣顆粒,,具有類似于病毒的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可以刺激機體產(chǎn)生中和抗體,,而不含DNA,,不會在機體內(nèi)引發(fā)因為接種疫苗而導致的病毒感染,可以達到很好預防HPV感染的效果,,因而也是最具應用前景的預防性疫苗,。
1991年,HPV-16疫苗研究成功,,美國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研制出乳頭瘤病毒樣顆粒,。據(jù)悉,截至目前,,世界上開發(fā)成功的宮頸癌疫苗主要是兩種預防性疫苗:一種是Merck(默克)藥廠研制的四價疫苗,,主要針對引起子宮頸癌的兩個HPV高危型16、18和引起生殖道尖銳濕疣的兩個HPV低危型6,、11,;另一種是GSK(葛蘭素)藥廠研制的二價疫苗,可以對付HPV高危型16,、18,。
迄今有關(guān)HPV疫苗臨床試驗的結(jié)果鼓舞人心:英、美,、德,、巴西、新加坡等國家已接種疫苗的婦女不但可以預防持續(xù)和暫時的HPV-16感染,,而且還可以預防與HPV-16相關(guān)的癌前病變,。HPV-16持續(xù)和暫時感染的保護率分別為100%和91%,癌前病變的保護率為100%,。這種疫苗不僅可以預防疾病的發(fā)展,,而且還可以阻止病毒在婦女生殖道的繁殖,阻止傳染給新的性伴侶,。
HPV主要是通過性行為進行傳播,所以醫(yī)生們相信,對那些14~15歲的年輕女孩(在她們尚未發(fā)生性行為前)進行HPV疫苗接種,,是一種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方法,。
■中國貢獻:為疫苗研究提供一手資料
喬友林告訴記者,雖然我國也在進行HPV疫苗的研制和開發(fā),,但目前尚無一個產(chǎn)品可以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在HPV疫苗研制的全球競賽中,中國與國外的差距較大,。我國正在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合作,,進行HPV型別的流行病學特征調(diào)查。為多中心HPV預防性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做準備,。
2004年5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WHO/IARC)與中國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腫瘤研究所合作,在山西省陽城縣進行了HPV感染基因型和宮頸上皮內(nèi)高度病變(CIN)的現(xiàn)患調(diào)查,,對942名不同年齡組的婦女進行了14種高危型和23種低危型HPV的檢測,。研究初步顯示:在宮頸癌高發(fā)的農(nóng)村地區(qū),高危型HPV的現(xiàn)患率為16%,,CIN的現(xiàn)患率為9.8%,。
2004年12月,IARC與中國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腫瘤研究所再度合作,,在深圳市進行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和子宮頸癌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的研究,。這是首次研究HPV以及其不同型別在移民人群中的現(xiàn)患率。更有意義的是,,可以進行中國農(nóng)村地區(qū)(陽城縣)和城市地區(qū)(深圳市)的HPV感染的流行病學比較,。該研究對1563名符合條件的婦女進行了44種不同HPV型別的檢測,HPV16,、18和58型內(nèi)的基因序列的變異情況的檢測等,。目前研究尚在進行中。
喬友林說,,通過上述研究可以了解到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群的HPV感染現(xiàn)患率以及相應的HPV分型的數(shù)據(jù),從而為將來HPV疫苗的人群研究提供基線資料,。
■且慢樂觀:疫苗沒法“罩住”所有高危病毒
據(jù)介紹,,與宮頸腫瘤密切相關(guān)的高危型HPV以16、18,、45,、31和33等最為常見,針對16型HPV的疫苗可以預防宮頸癌的53.5%,,針對以上五型的五價疫苗可以預防83%的宮頸癌,,再加上52和58型,,比例就可以達到87%,顯然,,疫苗覆蓋的型別越多,,可預防的宮頸癌的比例就越大。
由于存在疫苗穩(wěn)定性和成本效益等問題,,目前研制成功的宮頸癌疫苗主要是針對16,、18、6,、11型的四價疫苗和針對16和18型的二價疫苗,,針對其他型別的疫苗研究尚無免疫原性的數(shù)據(jù)能夠證實其有效。因此,,還沒有一種疫苗能夠抵抗所有高危型HPV感染,。
喬友林強調(diào),要完成一個大樣本的前瞻性疫苗觀察研究還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預防癌及癌前病變還要依靠各種篩查手段。所以在公眾宣傳教育中不應過分強調(diào)疫苗萬能而讓人盲目樂觀,。
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彭玉日前提醒,,即使宮頸癌疫苗得以廣泛使用,其效果也要在二三十年后才能顯示出來,。因此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推廣早診早治,。宮頸癌的檢查方法較多,各地可以根據(jù)具體經(jīng)濟狀況和醫(yī)療條件開展普查工作,,即使30~59歲的婦女一生中只要篩查一次,,即可受益,可使宮頸癌的死亡率下降一半,。
專題:
疫苗
腫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