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細胞癌是少見又棘手的癌癥,,最近出現(xiàn)突破性的治療進展,,研究顯示,鎖定多項癌癥標靶的藥物做為第一線治療時,,療效顯著提升,,疾病停止惡化的存活期也倍增;這類藥物也有治療肝癌,、乳癌,、肺癌,、胃腸道基質(zhì)瘤的潛力。
在2007年歐洲泌尿科醫(yī)學會的標靶藥物論壇上,,法國泌尿科教授帕達(Jean-Jacques Patard)指出,,多重標靶藥物治療晚期腎細胞癌時,療效為四成,,病人停止惡化的存活期延長到十一個月,;相較之下,,傳統(tǒng)的治療藥物干擾素α的療效約一成,,存活期平均五個月。
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腫瘤科專家貝爾蒙特 (JoaquimBellmunt)發(fā)表專文指出,,腎細胞癌的起因是特定基因(von Hippel-Lindau,VHL)異常表現(xiàn),,使得血管不正常增生進而引發(fā)癌癥,相關的VEGF,、PDGFR等血管生長因子是治療的主要標靶,,眾多新藥中,又以SUTENT及Nexavar最被看好,。
現(xiàn)場一位臺灣醫(yī)師指出,,腎細胞癌是最常見的腎癌,幾乎沒有早期癥狀,,等到有血尿,、腰腹摸到腫塊時,都屬於晚期,,財政部長何志欽體檢時發(fā)現(xiàn)早期腎細胞癌并開刀切除,,真的是很幸運,臺灣每年約新增五百個腎細胞癌患者,,治療方式以開刀為主,,傳統(tǒng)的干擾素、介白素等藥物,,僅有一成左右的療效,。
上述研究使用的藥物是SUTENT,它與Nexavar同屬於多重標靶藥物,,在歐洲,,SUTENT已獲準做為腎細胞癌的第一線用藥,在歐洲以外地區(qū),,這兩種藥物都是傳統(tǒng)藥物失效時,,做為第二線的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癌癥都有血管異常增生的情形,,現(xiàn)在不但有其他的標靶藥物嚐試治療腎細胞癌,,這兩種藥物也分別進行肝癌、乳癌,、肝癌,、胃腸道基質(zhì)瘤等臨床試驗,獲得初步的成效,,期待能治療更多的癌癥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