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生物芯片對骨髓進行分析處理的技術(shù),日前由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成功,這在全球尚屬首次,,它可以大大提高骨髓分型的速度和準確度。
利用生物芯片對骨髓進行分型,就是把多個捐獻者的基因樣本采集到一張生物芯片上,,同時進行分析處理。而以往的技術(shù)一次只能對一個樣本分析處理,。 這種用于骨髓分型的生物芯片,,只有手指大小,僅一張就可以存儲上萬個人的白細胞抗原基因,。
對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進行分型是進行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的前提,,在中國,這種技術(shù)長期依賴進口,價格很高,。每進行一份骨髓分型,,就要支付500元的費用。
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孫英豪:“我們的造價只是國外的1/3,,另外要進行骨髓分型,,對精密度的要求非常高,我們的精密度可以超過99%,,比國外高出好幾個百分點,。”
據(jù)介紹,目前美國骨髓庫的數(shù)量接近600萬人份,,而中國只有36萬人份,,難以滿足患者的成功配型需要。如果要達到美國現(xiàn)在的水平,,用通用的技術(shù)至少要20年,,而采用生物芯片技術(shù),時間可以節(jié)省一半,,費用將節(jié)省1/3,。目前中華骨髓庫已經(jīng)采用了這項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