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天DNA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xiàn)者,,美國人詹姆斯·沃森成為“世界上首位獲得自己基因組圖譜的個人”的消息公布后,,關于個人基因組圖譜能為相關領域研究和實際應用帶來何種現(xiàn)實意義,個人基因測序離世人還有多遠,,中國何時出現(xiàn)屬于國人自己的個人基因組圖譜等一系列問題再次引發(fā)人們新的猜想,。
搜狐科學頻道為此獨家連線了中國科學院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董偉博士,面對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董偉很有信心的表示,中國首份個人基因組圖譜將在1年內(nèi)出爐,。
希望獲得更多人的基因組信息
隱私問題不容忽視
董偉首先肯定了世界首份個人基因組圖譜問世的積極意義,。她表示,本次公布的數(shù)據(jù)是由美國“454”公司和貝爾實驗室的基因研究中心聯(lián)合測算的成果,,在該領域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可信性,。同時,本次公布的個人基因組圖譜是人類第一次針對某個具體人的基因組信息,標志著基因學研究已經(jīng)步入了個人基因時代,。
她還表示,,沃森的基因組圖譜可作為范本,供各個領域的科學家研究使用,。研究者可以從中找到被認為與基因有關的疾病,、智力、冒險精神,、信仰和性格等問題的密碼,。
世界各國該領域的研究者都很支持此次數(shù)據(jù)的公布,但由于人的個體特征不盡相同,,光了解某一個人的基因信息不能滿足解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遺傳問題研究,。科學家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人的基因組信息的出現(xiàn),,通過大量數(shù)據(jù)的分析,,就會得到更為可靠的研究成果。
面對基因組信息存在隱私的問題,,董偉表示,,一方面科學家們希望能有更多人的基因組信息的出現(xiàn),另一方面也建議提供者可以不像沃森一樣,,提供自己的真實身份,。因為個人基因組信息如同看病時的病例,不會對外公開,,達到就診醫(yī)生了解病情即可,。這樣會避免由于公開身份,,而給基因提供者帶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個人基因時代到來
基因測序成本降速驚人
在談及個人基因組測序未來發(fā)展趨勢時,,董偉表示,,這次沃森的圖譜繪制采用了新的測序技術,不但極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只花費了不到200萬美元,。1990年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用了10年時間才完成草圖繪制,而且成本超過40億美元,。耗時和成本的大幅縮減,,意味著“個人版”基因組圖譜走向公眾將很快成為現(xiàn)實。在未來的2-3年,,個人基因組測試將可能降至10萬美元,,甚至最終降到1000美元。
中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數(shù)據(jù)
我國首份個人基因組圖譜將在1年內(nèi)出爐
當被問及此次世界首份個人基因組圖譜的公布,,對中國相關領域研究有何影響時,。董偉表示,任何新的科技成果出現(xiàn),,都會對世界各國相關領域研究起推動作用,。1994年,我國HGP在吳旻,、強伯勤,、陳竺、楊煥明的倡導下啟動,,最初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和863高科技計劃的支持下,,先后啟動了“中華民族基因組中若干位點基因結構的研究”和“重大疾病相關基因的定位、克隆,、結構和功能研究”,,1998年在國家科技部的領導和牽線下,1998年在上海成立了南方基因中心,,1999年在北京成立了北方人類基因組中心,,1998年,組建了中科院遺傳所,。1999年7月在國際人類基因組注冊,,得到完成人類3號染色體短臂上一個約30Mb區(qū)域的測序任務,該區(qū)域約占人類整個基因組的1%,。
她還表示,,中國一定要做人類基因組研究的工作,因為基因是目前生物制藥產(chǎn)業(yè)的源頭,、生長點和制高點,。一個基因可以成就一家企業(yè),,甚至帶動一個產(chǎn)業(yè)。雖然世界首個個人基因組圖譜已經(jīng)公布,,但其參考樣本是西方人的基因,。而中國要有自己的數(shù)據(jù)和參考樣本,才能解決中國人特有的疾病遺傳問題,,進而掌握中國自己的檢測技術,。
作為中國科學院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董偉向搜狐科學透露,,他們一直在跟蹤國際最新的基因檢測技術,。目前,我國也已掌握了同美國“454”公司類似的新的測序技術,,同時計劃在中國開展個人基因組測序工作,。
最后,董偉十分自信的表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個人基因組圖譜將在1年內(nèi)問世,屆時國人可以體驗到基因技術帶給我們的實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