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康乃爾大學蛋白質(zhì)組學中心副主任張勝教授近日應母校浙江大學之邀,,回國擔任浙大藥學院教授,。昨天,張教授在浙大舉行報告會,,講述了“基因組學與蛋白質(zhì)組學在發(fā)現(xiàn)生物標記物中的應用”的最新進展,。作為基因工程學界的權威專家,張教授還對浙大恩氏基因技術有限公司所開發(fā)的“嬰兒基因”保存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
“原版”基因作用大
嬰兒基因為何要作保存,?張教授說,嬰兒基因保存技術是21世紀新醫(yī)學的健康準備概念,。21世紀的醫(yī)學與以往的醫(yī)學有著本質(zhì)不同,,它是包括干細胞遺傳技術在內(nèi)的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這種高科技的基因醫(yī)學是需要做一定準備工作的,。
張教授說,,嬰兒基因保存是從孩子一出生就為他一生的健康所做的一個重要準備,是跟進行體育鍛煉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樣重要的健康基礎,。嬰兒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它的基因組具有高度的穩(wěn)定性與保守性。由于嬰兒沒有受到各種外界環(huán)境的污染,,所以嬰兒的基因是原始的,、最初的基因版本。這一“原版”基因可以用于分階段分析自身基因受損程度,,是個體一生基因診療的重要依據(jù)。通過比較嬰兒原版基因與個體不同年齡階段的基因結構,,可以對其健康狀況以及患病的風險進行預測,,從而幫助早期診斷、預防和早期治療,,以提高健康水平,。另外,,嬰兒原版基因還可用于基因突變所致的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病、腫瘤,、心血管疾病,、腦部疾病、糖尿病,、肝病,、腎病以及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常溫可保存上百年
張教授說,,目前國際上已有不少的基因保存技術,,但其中的液氮保存與電制冷保存同樣基于低溫保存原理,對溫度要求苛刻且費用昂貴,。納米分子包裹技術則存在保存年限短的缺點,。而浙大的DNA常溫長期保存技術獲得過國家專利證書,有獨立知識產(chǎn)權,。該技術對嬰兒基因具有常溫保存,、保存年限長(保存期限100年以上),還有安全,、無傷害,、費用低的優(yōu)點。它采集也很方便,,只要對嬰兒口腔黏膜上皮細胞進行提取保存就可以了,。張教授還認為,嬰兒基因保存越早越好,。而與新興流行的臍帶血保存技術相比,,口黏膜基因保存年限久、采集時間不受限制,、保存條件要求低,,使用領域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