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生活在南美洲叢林的卡普什猴,,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其能運用常規(guī)石器工具收集食物,表現(xiàn)異常熟練,。
據(jù)《Science》雜志近期刊載的一片研究論文指出,以往使用勞動工具在人類發(fā)展史上都被認為起決定作用的進化標志,但是近日來自英國的科學家經(jīng)過多年觀察卻發(fā)現(xiàn),,在南美洲叢林中生活的猴子居然也能夠有目的使用工具。這種名為卡普什猴的巴西小型猴類,,為了在干涸堅固的土壤里挖掘出可食用的昆蟲幼蟲和植物根莖,,它們會習慣性地使用拳頭般大小的石塊來協(xié)助其工作,而且還會對各種食物進行收集,。
某些猿猴或者鳥類使用原始的工具一直以來都并不是什么新鮮的事,,但是近日來自英國達爾文學院的安東尼奧-莫拉和來自劍橋大學的菲利斯-李則在《Science》雜志上撰文稱,他們發(fā)現(xiàn)一種生活在巴西的卡普什猴居然會自如的使用簡單石頭工具進行食物收集工作,,積極應對食物短缺的南美旱季,,熟練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安東尼奧和菲利斯在文章中稱,,在巴西的塞拉-達-卡比瓦拉國家公園的自然環(huán)境中,,動物的食物非常豐富,,但是當這里一年中的旱季到來時,食物就馬上變得非常難得,。到了這個季節(jié),,當?shù)氐倪@種從來衣食無憂的卡普什小猴,就會為添飽肚子而四處忙活,??茖W家在研究過程中吃驚的發(fā)現(xiàn),卡普什猴為了挖開干燥堅硬的土地尋找食物,,居然能靈活的將石頭工具投入收集食物的勞作中,。這些小猴會用一只“手”緊握一塊拳頭大小的錘狀石塊,在硬地上用力捶打數(shù)次,,同時另一只“手”會快速拔開鑿松的土壤,,從碎土挑選出可食的植物塊莖,。研究人員驚訝之余,,還發(fā)現(xiàn)有些猴子會用石塊拍開植物的種子,在昆蟲幼籽上打洞從中取食,,有的甚至在吃植物根莖時,,還會利用石塊將大塊的塊莖加工成適當大小進食,。這些被卡普什猴當作簡單工具的石塊種類繁多,而且生活在不同地區(qū)的猴子使用石塊收集食物的行為都幾乎相同,。
據(jù)研究人員介紹,,卡普什猴是一種個頭較小的猴子,成年者體長大約在45公分左右,,拖著一條和身體等長的大尾巴,。這種本來習慣野外生存的猴子,在巴西卻很常見,,經(jīng)常會被作為家庭寵物或馬戲團表演動物進行馴養(yǎng),。科學家認為,,卡普什猴之所以能夠?qū)κ褂檬^工具上如此,,很可能是因為從模仿當?shù)厝祟惖膭趧有袨橹凶杂X訓練成的,另一方面這種卡普什猴有著拇指與其它四指相對的特殊解剖結(jié)構(gòu),,這才使得它們在模范人類使用工具能力上有如此不俗的表現(xiàn)。
在巴西東北部干燥的森林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生活在那里的卷尾猴(也稱泣猴)能用工具挖掘生長在地下的植物莖塊,,而這種技能過去僅為人類的“專利”。
據(jù)9日英國《Nature》雜志網(wǎng)絡版介紹,,英國劍橋大學菲利斯•李和她的同事安東尼奧•莫拉在本周的《Science》雜志上公布了他們的最新發(fā)現(xiàn),。菲利斯•李表示,,卷尾猴不僅會使用它們的身體力量,而且能利用它們的智能,。
雖然人們過去曾發(fā)現(xiàn),,許多靈長類動物有使用工具的能力和行為,如黑猩猩用樹枝捅蟻窩抓螞蟻,,但無論在野外還是在關(guān)養(yǎng)環(huán)境中,,靈長類動物用工具來挖掘地下的食物,卻是首次為人所知曉,。研究人員認為,,此次發(fā)現(xiàn)同其他動物使用工具的情況不同,因為卷尾猴用工具挖掘食物的行為,,也許基于它們對因果關(guān)系的理解,,這非常類似于人類的活動。
據(jù)悉,,莫拉在巴西皮奧伊州捕捉到的情景中,,卷尾猴使用的工具是石頭。它們用石頭猛擊土壤,,然后扒開碎土,,獲得可口的植物莖塊。此外,,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卷尾猴除用石頭作為挖掘工具外,還用石頭砸開植物種子和仙人掌等,,并將植物莖塊搗碎成可咀嚼的小塊,,甚至碾碎捕得的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