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報道:一項新的遺傳學分析顯示,,11000年前,,隨著近東地區(qū)的豬進入歐洲,當?shù)氐霓r(nóng)民開始馴養(yǎng)這種雜食類動物,。這一新發(fā)現(xiàn)為研究家畜飼養(yǎng)技術(shù)在新石器時代的傳播提供了線索,。
家畜放牧大約在距今約11000年前,起源于今天的亞洲西南部地區(qū),,羊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對于家畜馴養(yǎng)技術(shù)之后如何傳入歐洲,考古學家提出了3種模式:早期的農(nóng)民可能向西遷徙,;放牧的觀念可能通過文化傳播來到歐洲,;歐洲人可能自己完成了對野生動物的馴化。
為了勾勒出一幅更加清晰的圖畫,,由英國達勒姆大學的考古學家Greger Larson和Keith Dobney領(lǐng)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從野生和家養(yǎng)的豬的頜骨與牙齒中提取了221個線粒體脫氧核糖核酸(DNA)樣本。這些樣本采集自遍布歐洲和西亞的140多個考古學遺址,,其時間跨度達13000年,。研究人員將這些古DNA序列與323頭現(xiàn)代豬的DNA序列進行了比較。
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第一批被馴化的歐洲豬——大約在距今7500年前——攜帶有近東豬的遺傳痕跡,。這意味著最早的歐洲豬可能是由向西遷徙的農(nóng)民帶到這塊大陸的。在這些豬出現(xiàn)后不久,,歐洲人便開始馴化自己的野豬,,后者迅速取代了“進口”近東豬的地位。僅僅用了500年的時間,,歐洲豬所攜帶的來自當?shù)氐倪z傳痕跡的比例便由5%上升至95%,。研究人員在最近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網(wǎng)絡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推測,,經(jīng)過馴化的近東豬的到來可能為當時的歐洲人帶來了靈感,,從而使他們開始馴化自己的動物,。
因此有關(guān)牲畜馴化的所有3種模式都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對于歐洲家豬的起源是如此,。而類似的過程還可能發(fā)生在家養(yǎng)的牛身上——在歐洲和近東地區(qū)都能找到牛的野生祖先的足跡,。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考古學家Marek Zvelebil認為:“這是一篇偉大的論文,它對于解決相關(guān)爭論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但他強調(diào),,作者并沒有完全排除一些歐洲人在近東人到來之前便開始馴化豬的可能性,而這“僅通過DNA分析是很難被發(fā)現(xiàn)的”,。
里斯本市葡萄牙考古學研究所的動物考古學家Simon Davis進一步指出,,這項研究的真實性依賴于考古學家是否準確識別了野豬與家豬,兩者是非常近似的,。在馴化之初,,野豬與家豬的區(qū)別是非常小的,Davis表示,,研究小組可能在“不可靠的基礎(chǔ)”上得出了有關(guān)人類馴養(yǎng)野生動物的最初階段的結(jié)論,。(科學時報)
原始出處:
Greger Larson, Thomas Cucchi, Masakatsu Fujita, Elizabeth Matisoo-Smith, Judith Robins, Atholl Anderson, Barry Rolett, Matthew Spriggs, Gaynor Dolman, Tae-Hun Kim, Nguyen Thi Dieu Thuy, Ettore Randi, Moira Doherty, Rokus Awe Due, Robert Bollt, Tony Djubiantono, Bion Griffin, Michiko Intoh, Emile Keane, Patrick Kirch, Kuang-Ti Li, Michael Morwood, Lolita M. Pedriña, Philip J. Piper, Ryan J. Rabett, Peter Shooter, Gert Van den Bergh, Eric West, Stephen Wickler, Jing Yuan, Alan Cooper, and Keith Dobney
Phylogeny and ancient DNA of Su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neolithic expansion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 and Oceania
PNAS 2007 104: 4834-4839;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as 10.1073/pnas.060775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