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拇指頭大小的黃黑紋相間小蛙趴在澳大利亞塔隆加動物園管理員指尖上。俗稱“歡蛙”的它可能很難再歡欣鳴叫,,因為全球同伴數(shù)量已不足200只,。澳大利亞動物園11日召開會議,,決定在2008“蛙年”聯(lián)合組建項目,,保護瀕臨滅絕的蛙種,。
歡蛙不歡
“歡蛙”學名“科羅澳擬蛙”,成年蛙體長不足2.5厘米,。澳大利亞220個蛙種里,,47種瀕臨滅絕,歡蛙是其中之一,。
一種名為壺菌的真菌威脅這些蛙種的生存,。壺菌能附在主要靠皮膚呼吸的青蛙身體下部和腿部皮膚上,,最終導致青蛙窒息死亡,。
歡蛙在澳洲東南部高山地區(qū)棲息,為了適應冬天下雪的寒冷棲息環(huán)境,,歡蛙以特殊的繁殖方式保護幼蛙,。到了夏天繁殖季節(jié),雄蛙藏身于沼澤旁的泥縫凹陷處,,鳴叫吸引雌蛙,。大多數(shù)青蛙產(chǎn)卵于水中。但歡蛙交配后,,雌蛙產(chǎn)卵在凹陷處,,卵在那里發(fā)育成胚胎,直到冬天降雨或次年春天雪水融化時才被水沖到池塘,孵化出蝌蚪,。
生長在高山寒冷地區(qū)的蛙種尤其容易感染壺菌,,歡蛙生存受到威脅。
聯(lián)手拯救
針對目前蛙種數(shù)量下降的情況,,澳大利亞動物園與動物保護組織“兩棲方舟”聯(lián)合創(chuàng)建項目,,人工喂養(yǎng)瀕危蛙種。
英國《泰晤士報》11日報道,,當天在悉尼塔隆加動物園召開的會議上,,多家澳大利亞動物園頒布17個項目,保護14個瀕危蛙種,。動物園希望能籌款40萬澳元(約合37萬美元),,與“兩棲方舟”一同保護青蛙。
澳大利亞動物園和水族館聯(lián)合會會議成員凱溫·約翰遜認為,,真菌感染是蛙種減少的主要原因,,目前還沒有辦法治愈,而棲息地退化也使青蛙數(shù)量和品種急劇減少,。
約翰遜說:“我們需要立刻行動,,防止未來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世界各地的物種滅絕。”
塔隆加動物園負責人蓋·庫珀稱動物園已經(jīng)積極行動起來,。除歡蛙項目外,,動物園在保護澳洲樹蛙上也做了不少努力,上個月第一次放生了人工喂養(yǎng)的澳洲樹蛙,。
08蛙年
“兩棲方舟”主席,、美國圣路易斯動物園園長杰弗里·邦納提議把2008定為“蛙年”。
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估計,,全球已知約6000種兩棲動物中,,約2000種正面臨滅絕危險,其中包括青蛙,、蟾蜍和火蜥蜴,。
邦納說:“這是自恐龍滅絕時代之后最大的物種滅絕危機。兩棲動物已在這個星球上存在了3. 6億年,,現(xiàn)在我們面臨著轉眼間失去三分之一或一半兩棲動物物種的危險,。”
德國萊比錫動物園園長提議,不僅將2008年定為“蛙年”,,而且由于當年為閏年,,還應將2月29日定為“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