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萬億個組成人類男性的細胞就是一系列的DNA,,
每個分成46個染色體,。最小最脆弱的染色體就是Y染色體,。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遺傳學家詹妮?格雷夫斯教授在近日的第15屆國際染色體代表會議上發(fā)表講話稱,,1000萬年后目前現(xiàn)存的這種男人類型將在地球上消失,。3億年前,,當男性特有的Y染色體產(chǎn)生之際曾含有1438個基因,,但到目前為止其中的1393個基因已經(jīng)消失了,剩下的45個基因也將在1000萬年后消失,。這就意味著負責睪丸發(fā)育和男性荷爾蒙分泌的SRY基因也將隨之消失,。男性之所以為男性正是由Y染色體決定的。Y染色體沒了,,這個世界還會有男人的身影嗎,?
Y染色體是男性體內(nèi)特有的遺傳物質(zhì),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人類的Y染色體正在消亡,。
Y染色體是否會消亡,,男性會不會消失是最近科學界爭論的話題。
過去一年,,眾多媒體的報道都聚焦于Y染色體和男人的命運,,盡管其中許多報道都自相矛盾。世界Y染色體研究頂尖科學家之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遺傳學家詹妮?格雷夫斯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說:“人類的Y染色體正在消亡,。”格雷夫斯表示,包括哺乳動物在內(nèi)的所有Y染色體都在隨著時間退化,,人類的Y染色體也不可避免,。格雷夫斯對與會者說:“人類原始Y染色體的大部分基因都已失去,。從3億年前到現(xiàn)在,人類Y染色體的1438個基因已失去1393個,。照此速度,,再過1000萬年,Y染色體將失去最后45個基因,。”
在這45個基因當中,,最重要的是SRY基因。SRY在胚胎的性分化過程中刺激原始性腺向睪丸方向發(fā)育,,然后這個最初的睪丸就開始分泌雄激素,,主要是睪丸素,刺激男性胚胎整個向男性化的方向發(fā)展:他的生殖器就要長成男性的陰莖,,他的附性腺就要長成附睪,、前列腺、精囊等,。如果沒有SRY這個基因刺激的話,,原始性腺就會自然而然地向卵巢方向發(fā)育,然后卵巢分泌雌激素,,刺激女性胚胎開始發(fā)育女性的性征,,使女性的外生殖器、子宮,、陰道,、輸卵管等發(fā)育起來??梢赃@樣說,,沒有SRY基因,世界上就沒有男人,。
東歐鼴鼠沒有Y染色體后仍能繁衍生存,,人類若沒有Y染色體后是否還能生存呢?
格雷夫斯最近寫的一篇論文也在探討男性是否消失的問題,。格雷夫斯的這篇論文最近在《繁殖,、生育和發(fā)育》雜志上發(fā)表。
然而,,格雷夫斯認為,Y染色體減少或消失并不意味著男人減少或消失,。換言之,,男性即使失去Y染色體和必不可少的SRY基因也有可能繼續(xù)生存下去。以老鼠為例,,它們與人類一樣都是有胎盤的哺乳動物,。格雷夫斯說,,比如東歐鼴鼠和日本田鼠等一些嚙齒類動物,就沒有Y染色體和SRY基因,。然而,,仍舊有大量健康的雄性鼴鼠和田鼠在東歐和日本繁衍生殖。格雷夫斯說:“可能有其他一些基因負擔了SRY基因的責任,。我們渴望知道這是一種什么基因,。”
難道Y染色體真是在隨時間流逝而逐漸消亡嗎?德國的一個科學家研究小組正試圖解開這個謎底,。因為鼴鼠和田鼠的Y染色體已經(jīng)消失,,Y染色體42個基因中有一個具備決定性別基因的功能。格雷夫斯稱這個基因為“原始Y染色體”,,“此時,,它可能是你用顯微鏡也無法檢查出來的新Y染色體。但如果回到幾億年前,,這個基因可能看上去非常小,,處境也非常悲慘,就如同Y染色體今天的狀況一樣,。”
這當然是個好消息,,因為一個物種能夠承受失去Y染色體和SRY基因的“損失”。格雷夫斯表示,,這同時也意味著有一些不幸的物種會因此而滅絕,,而人類也有可能進入消失物種名單當中。除非科學家實施某種克隆計劃或者將精子存放在巨大的冷庫內(nèi),。格雷夫斯說:“尋找新一種決定性別的基因的可能性現(xiàn)在還無法預測,。我們甚至不能預測會有多少個物種滅絕,因為它們與自己的性染色體出現(xiàn)了問題,。”
如果男人能以鼴鼠的方式生存下來,,男人有可能會出現(xiàn)變種。
想象一下,,如果男性確實能以鼴鼠的方式生存下來,,那么結果會十分有趣。格雷夫斯說:“我們已經(jīng)知道可能有幾種基因能夠擔負起SRY基因的責任,。另外,,也許還有許多我們可能不知道的已具有SRY基因功能的基因。”
也許,,這些基因已在不知不覺中擔負起SRY基因的責任,。再者,地球人口這么多,,再出現(xiàn)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基于不同基因的決定性別的基因系統(tǒng)并非沒有可能,。如果出現(xiàn)兩種不同類型的男性???每種類型的男性都具有不同的決定性別的基因???就有可能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人類種類,。格雷夫斯表示,包括鼴鼠在內(nèi)的其他哺乳動物也有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
格雷夫斯說:“具有不同決定性別的基因的兩種男性可以成為‘夫妻’,,并有可能繁衍后代,但這樣一來,,后代的性別可就亂了套,。他們都是各種各樣的雌雄間體,而且后代沒有生育能力,。”當然,,所有這些假設都是建立在Y染色體消亡的基礎上的。格雷夫斯承認自己有關Y染色體1000萬年后將要消失的推斷已“遭到激烈反對”,,盡管她還稱這可能還是“保守估計”,。哈佛大學人類遺傳學系主任布賴恩?塞克斯去年稱,人類生育水平在12.5萬年后將會退化到目前生育水平的1%,。相比較布賴恩的數(shù)據(jù),,格雷夫斯的推斷則要樂觀得多。
科學家在Y染色體是否消失上還有爭論,,但即使消失,,男性估計不會滅亡。
但是,,也有科學家宣稱Y染色體根本不可能消失,。去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戴維?佩奇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的報告稱,,科學家此前并不知道Y染色體具有自我修復功能,。佩奇研究小組由40位著名科學家組成。人們通常認為,,多數(shù)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而Y染色體則是孤獨的一條,沒有可以配對的“伴侶”,。
正因為如此,,Y染色體不像成對存在的兩條染色體那樣互為“后備”,能清除危害自身基因的變異,。然而,,佩奇研究小組卻指出,Y染色體內(nèi)部存在一種獨特的結構???回文結構,,它可以自然重復性再生,。他們宣稱,回文結構一端的基因能夠取代另一端已發(fā)生變異的基因,。事實上,,《科學》雜志還將佩奇研究小組的這項發(fā)現(xiàn)列為2003年度十大科學發(fā)現(xiàn)的第9位?!犊茖W》雜志的社論稱:“好像在回文結構之間往復轉化的基因能夠使Y染色體的基因構成保持穩(wěn)定,。”格雷夫斯則強調(diào)這一數(shù)據(jù)被曲解了。
格雷夫斯說:“他們會說,,Y染色體確實是在進行基因轉換,。但我認為它不是真正的性基因,只是Y染色體正在進行的‘基因自我轉換’,。我認為這項工作很了不起,,但在解釋上出現(xiàn)了錯誤。我認為這一過程并不能修復Y染色體,,消除基因變異,,因為健康的基因可能會被變異基因而不是其他方式所替代。事實上,,Y染色體上還有幾個序列的無用基因,,我認為這些基因就是在這一過程中產(chǎn)生的。”格雷夫斯最近在《繁殖,、生育和發(fā)育》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稱,,“也許基因轉換甚至會加快Y染色體消亡速度,使新的性染色體變異早日出現(xiàn),。”
格雷夫斯認為,,即使Y染色體消失,人類也不會滅亡,,她對人類未來發(fā)展的預測仍舊不變,。格雷夫斯說:“混合雌雄間體或者不同人口存在的不育可能令人信服地為人類新種類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
因此,,即使Y染色體消失,,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總會找到新的繁殖后代的方法。同樣,,即使Y染色體消失,,男性仍有可能不會滅亡,并會分成其他幾種類型,。不管怎樣,,這個問題都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因此,,不要因為擔心男性滅絕就睡不著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