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大學的黃禹錫教授日前因胚胎干細胞研究中的道德和法律問題引起公眾關注,,其實有關干細胞研究的話題一直是業(yè)內和公眾關注的熱點,,不過,干細胞技術給患者帶來福音毋庸置疑,。幸運的是,在中國,這一創(chuàng)新的生物醫(yī)學實踐發(fā)展也很快,。國際殘疾人日,記者有幸對中國在干細胞移植治療神經損傷方面做出創(chuàng)新貢獻的兩位高手進行了專訪,。
●武警總醫(yī)院神經干細胞移植科主任安沂華
中國提前美國兩年進入臨床,,神經干細胞比胚胎干細胞效果好
“現在利用神經干細胞治療的病種增加了,從腦出血,、腦血栓,、腦外傷后遺癥,增加到脊髓損傷后遺癥,、小兒腦癱和運動神經元病,,治療效果也不錯。”據武警總醫(yī)院神經干細胞移植科主任安沂華說,,只要損傷的脊髓沒有完全斷裂,,還有部分組織連接,,就有手術的機會。
安主任也提醒患者及家屬,,神經干細胞移植以后,,主要是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如運動功能,、感覺功能,、植物神經功能、語言功能等,。即便康復,,也不可能回到正常人水平。“好比破碎的玻璃杯,,粘起來肯定會有痕跡,,不可能像最初那樣完整。”
“我們在2003年神經干細胞應用臨床,,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在今年10月20日第一次批準將神經干細胞移植入人體大腦,,比我們晚了兩年。”安主任認為,,用神經干細胞比胚胎干細胞效果好,,會在未來的5-10年內飛速發(fā)展起來。
“手術操作實際上是腰椎穿刺蛛網膜下腔注射,,像打針一樣,,手術時病人平躺幾個小時就可以了。費用根據移植的干細胞數目多少定,,通常需要3萬多元,。”
安主任介紹,除去手術,,目前全世界只有力如肽(riluzole)一種同時被美國FDA和中國SFDA批準用于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的藥物,,常年使用,也只能平均延長病人壽命半年,,而且對肝功能的損傷很大,,每月費用將近5000元。
●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修波
嗅鞘細胞移植不需配型,,治療脫髓鞘效果明顯
“如果是解剖學上的脊髓完全離斷,,脊髓實質有一段缺失,這就不能治了,。”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修波近三年來做了上千例嗅鞘細胞移植手術,。
據修主任介紹,嗅鞘細胞移植比較適合脫髓鞘病和脊髓損傷,。對于脊髓損傷的治療,,如果是功能上的完全性脊髓損傷,,這樣的病人還可以治療;但如果是解剖學上的脊髓完全離斷,,脊髓實質沒有連續(xù),,就沒有手術的機會了。對于脫髓鞘病,,如果是腦干部位神經髓鞘脫落,,也不能手術。如果多處神經髓鞘脫落,,同樣不適宜手術,。
脫髓鞘病具有復發(fā)性和多發(fā)性,要在病情穩(wěn)定期進行手術,,病情穩(wěn)定在半年左右最適合手術,。修主任提醒脫髓鞘患者避免誘發(fā)因素,比如感冒病毒感染,、外傷,、過度勞累、精神壓力過大等,,都可能誘發(fā)脫髓鞘病,。
“嗅鞘細胞是不需要配型的,只要沒有傳染性的嗅鞘細胞就可以用于移植,。”
“脫髓鞘病近幾年有向年輕化發(fā)展的趨勢,,我治療的患者中多半是青少年。”
修波介紹說,,最好是內外科治療結合起來,,內科減緩脫落,外科重建髓鞘,,這樣對脫髓鞘病的治療是最好的,。
最后,修波主任希望患者認識到,,嗅鞘細胞移植療效畢竟是有限的。“如果神經完全喪失功能,,做康復治療也是沒效果的,。”
關于干細胞移植
受精卵在發(fā)育的早期階段分化形成的干細胞叫做胚胎干細胞,胚胎干細胞可以分化成組成人體的各個器官,,比如血管,、神經、心臟,、毛發(fā),、皮膚,、骨頭等。胚胎繼續(xù)發(fā)育和分化,,逐漸發(fā)育成人形,,這時從流產胎兒的大腦里提取的細胞,就是神經干細胞,。一般情況下,,這種細胞只能分化成組成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細胞。
如果對其實施移植,,可以對中樞神經(腦,、脊髓)損傷及后遺癥進行營養(yǎng)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