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4月20日電(記者張學全)中國科學家參與的人類全長功能基因克隆研究獲得重大進展:從4萬多個基因中整合出的2萬多個功能基因,,這將加快某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的研究,,并對重組蛋白藥物的研制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這項重大研究,由人類基因國際協(xié)作研究組完成,,中國參與此次研究的是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yī)院,。其論文《人類21,,037基因全長CDNA整合注釋》,20日在國際頂級學術雜志《生物科學公共圖書館雜志》的網站上提前發(fā)表,,含有這些基因重要信息的數(shù)據(jù)庫也隨即向公眾免費開放,。
有關專家認為,這次人類全長功能基因克隆研究的完成,,是繼人類基因組測序后的又一重大成就,,成為全球科學界和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介紹,,此次人類基因國際協(xié)作研究組從4萬多個人類基因中整合出的2萬多個功能基因中,,包括5000多個基因是以前未曾識別的,從而彌補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的不足,加深了對人類基因組的認識,??茖W家對這2萬多個整合過的功能基因進行了全面的注釋,含括基因組結構,、剪接方式,、功能結構域、亞細胞定位,、代謝途徑、基因編碼蛋白質的立體結構,、基因多態(tài)性以及比較基因組分析等,。
此間科學家說,一般認為,,有編碼蛋白質的基因約3萬個,,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基因有功能線索,而大部分基因的功能不清楚,。此次科學家從4萬多個人類基因中整合出2萬多個全長功能基因,,其重要意義在于:為理解生物學以及在醫(yī)學、生物技術等方面的應用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生命科學及醫(yī)學領域的科學家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一步搞清楚已整合出的2萬多個功能基因的確切功能和結構。這對于加快某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的研究,、加快基因藥物靶點的研究,、加快重組蛋白藥物的研究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據(jù)悉,,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yī)院的科學家,克隆了此項研究的758個新基因,,約占這項研究基因總數(shù)的1.8%,,超過中國科學家早在1997年提出的認別人類功能基因1%的目標,是繼中國科學家完成人類基因組序列精細圖1%的測序任務后的又一重大貢獻,。
據(jù)了解,,中國科學家此次克隆的新基因主要來自內分泌系統(tǒng)、造血干細胞以及免疫系統(tǒng)的相關細胞,。這些基因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義,,并且在公共數(shù)據(jù)庫中很難找到類似的基因信息。這些基因可能具有獨特的功能,,其中一些基因已經申請專利,,實現(xiàn)了對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這些基因和進行基因藥物產業(yè)化打下了基礎,。
據(jù)介紹,,人類功能基因國際協(xié)作研究組由中國,、美國、日本,、德國等12個國家的152位科學家構成,,代表了40個研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