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幾乎是人類所能忍受的痛苦極限,。為什么當浪漫關系出現(xiàn)問題時,人們會感覺痛苦異常,?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說,,這都可以在你大腦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和進化學方面找到依據(jù)。
空虛,、無望,、恐懼、憤怒,,幾乎每個人在人生的某一時刻都體嘗過情場失意的痛苦,。
為什么我們要遭受這些呢?悲痛和憤怒在身體代謝上是很昂貴的,,為什么人類沒能進化出一種很容易擺脫失戀,,并馬上重新尋求合適繁殖伴侶的方式呢?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研究戀愛問題已有10年之久,,她認為戀愛應該是一種進化的結(jié)果——人們進化出陷入戀愛的能力,,把求愛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完美的伴侶身上,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和能量,,進一步能夠增進其生存和繁殖的機會,。
被你拋棄,我卻更愛你
失戀差不多是人類所能忍受的痛苦極限,,所以,,研究人員認為,,應該有更多腦區(qū)參與其中。但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從理論上說,,失戀的痛苦也應該是一種具有特殊功能的進化性反應,。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隨著愛慕對象的溜之大吉,,大腦網(wǎng)絡活動的增強和大腦分泌的化學物質(zhì)的增加會使我們產(chǎn)生更強烈的感情,。
精神病學家把失戀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抗議”,第二階段是“放棄/絕望”,。在抗議階段,,被遺棄的戀人為了讓對方心回意轉(zhuǎn),自己會變得癡癡迷迷,,他們苦思冥想自己在什么地方出了問題,,以及如何找辦法來重新點燃愛火。他們有時會出其不意地,、羞辱性地出現(xiàn)在戀人的家中或工作場所,,然后咆哮而去;他們不停地打電話,、發(fā)電子郵件和寫信,,一再地拜訪倆人共同的朋友……然而,隨著這些不幸行為的升級,,被遺棄者有時對戀人的愛情卻出人意料地逐漸加強,。這種現(xiàn)象被研究人員稱為挫折吸引力——即當一份浪漫愛情受到阻礙時,被遺棄者對戀人反而愛得更深了,。
這樣奇怪的行為存在于什么樣的大腦系統(tǒng)之下呢,?精神病學家認為,這與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控制肌肉運動,、并讓人產(chǎn)生滿足感的化學物質(zhì))有關,。研究表明,在浪漫關系的早期,,產(chǎn)生多巴胺的系統(tǒng)被激活,。在抗議階段,多巴胺的活動也增加,,使得遭到拒絕的戀人感覺到更為強烈的激情,。多巴胺水平的增加可能有助于解釋挫折吸引力的生物學原理。
愛與恨是姐妹不是敵人
與此同時,,另外一個大腦系統(tǒng)——憤怒,,在勞燕分飛的抗議階段也經(jīng)常變得活躍起來,就算分手戀人之間的忠誠,、愛憐,、社會榮譽和父母義務的關系已經(jīng)斷開了,,很多遭到拒絕的戀人仍然在心碎和狂怒的感情旋渦中拼命掙扎。有的心理學家把這種反應叫“遺棄狂暴”,,海倫·費舍爾稱之為“愛之恨”,。不管怎么稱呼,這都是一個令人好奇的反應,,憤恨和狂暴一般并不能誘導愛人回心轉(zhuǎn)意,,為什么愛會變成了恨?
人們常常假設恨是愛的對立面,。但事實并非如此,,愛的對立面是冷漠,,是不關心,。所以研究人員猜測,愛和恨在大腦中是有聯(lián)系的,。研究結(jié)果的確如此,。大腦控制憤怒的基礎神經(jīng)網(wǎng)絡與“期望獎賞中心”——這里產(chǎn)生“愛”的感覺——緊密相連。事實上,,動物實驗已經(jīng)證實了這些獎賞回路與憤怒回路是多么緊密地互相纏繞,。刺激一個貓的獎賞回路時它會感覺特別舒服,不再刺激時它會發(fā)火咬東西,,而不是保持平靜,。
所以,浪漫的愛與由愛而生的恨或許在大腦里就密切相關了,。當愛的驅(qū)動受阻時,,大腦就將愛的感情轉(zhuǎn)變?yōu)榭衽?/p>
為什么我們的祖先把我們的大腦進化成讓我們怨恨我們所珍愛的人?憤怒于你的健康不利:它使血壓升高,,對心臟造成壓力還抑制免疫系統(tǒng),。所以,這種由愛而生的恨必是為了解決某些關鍵的繁殖問題而進化出來的,。對此,,海倫·費舍爾的觀點是,這是為了讓被拋棄的情人從已經(jīng)走到盡頭的戀愛中解脫出來并重新開始而發(fā)展進化來的,。
放棄的憤怒也激發(fā)了人們對其后代福利的爭執(zhí),。這種情況當然也存在于離婚行為中:為了最大限度爭到孩子,男人和女人都變得刻毒甚至暴力起來,。
在一項由124對伴侶參加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羅曼蒂克的愛與憤怒的感情是獨立的,,你可以同時具有這兩種情感,,也就是說,,你可以勃然大怒,但同時也仍然深愛著對方,。
抑郁的積極作用
然而,,被遺棄的戀人最終會罷手。接下去他或她會面對新的折磨:放棄和絕望,。獨自啜飲愛的苦酒,,他們哭喊,他們躺在床上,,沖著天花板發(fā)呆,,他們喝酒麻醉自己或者蜷縮在家里看電視。心中充滿了抗議和憤恨的感情,,有時又思量著重歸于好或重新見面,。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都陷入了深深的憂郁之中。
加州大學的社會學家曾對114個被戀人拒絕的人進行評估,,發(fā)現(xiàn)大約有40%的人屬臨床抑郁癥,,這其中,12%的人患中度或重度抑郁,。有些人甚至會自殺或因心碎而亡,。有精神病學家報告說,心碎的愛人可能會因為抑郁引發(fā)心臟病發(fā)作或中風而死,。
放棄或絕望的表現(xiàn)也存在于其他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的嬰兒被母親遺棄時,最初都表現(xiàn)出抗議或恐慌,,然后他們跌落到精神病學家所說的“絕望的反應”中,。
絕望和大腦中的幾個網(wǎng)絡有關,其中之一就是獎賞系統(tǒng),。當被遺棄的伴侶意識到他們所期待的獎賞永遠也不會回來的時候,,中腦制造多巴胺的細胞就降低了它們的活動水平。多巴胺水平的逐漸減低導致人和動物產(chǎn)生無精打采,、失望和抑郁的現(xiàn)象,。此外,壓力系統(tǒng)也參與其中,。壓力是慢慢釋放的,,它也抑制多巴胺和其他有效神經(jīng)遞質(zhì)的活動,參與產(chǎn)生抑郁的感情,。
像這種放棄的怨恨和絕望的反應,,好像對個體的發(fā)展是起反作用的。為什么人們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這上面呢?
有科學家認為抑郁作為一種應付機制已經(jīng)進化了幾百萬年,。這方面的理論很多,。有些人提出的想法比較獨特,他們認為,,抑郁在代謝上是高代價的,,但其實是有其社會價值的:抑郁是一種忠實、可信的信號,,它告訴自己和他人,,有些事情已經(jīng)不可救藥地錯了。它是受到壓力的人被迫發(fā)出的求救和吶喊,,他們在為自己的強烈需求請求及時的支持,。
抑郁還有另外一個進化上的有利之處:它給人以見識,使人心智敏銳,。抑郁的人承受一種稱之為“拒絕的失敗”的情感,,使之能夠?qū)ψ约夯蛩俗龀鲋覍嵉脑u估。嚴重的抑郁可以迫使一個人必須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并做出最終促使他們繼續(xù)存活以及成功繁殖的艱難決定,。
愛情是進化的產(chǎn)物
當然,,不是每個人在失戀時都遭受同樣程度的抑郁,。研究人員認為,愛情是尋求配偶的主要驅(qū)動力之一,。而性的驅(qū)動是被進化而用來令我們的祖先可以和合適的個體相交流的,。愛情的進化是用來讓我們的祖先集中注意力到一個完美的伴侶身上,這樣就可以節(jié)約寶貴的交配時間和能量,。而且,,這種長期的配偶關系進化是為了激發(fā)配偶雙方像一個團隊一樣來養(yǎng)育他們的孩子。
所以,,“愛上”是我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強有力的事。它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社會在遺傳方面的未來,。
結(jié)果就是,,在戀愛失敗的時候,我們的身心要承受可怕的痛苦,,首先是抗議分離和試圖挽回舊愛,,接著才能徹底放棄,拍拍身上的灰塵,,重振旗鼓,,再次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