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大學的MichaelMcClung博士在大會報告中指出,,近10年來,骨生物學研究最有意義的進展之一是確定了核因子-κB(RANK)的受體激活劑及其配基(RANKL)為重要的骨代謝調節(jié)劑,。RANKL是腫瘤壞死因子家族的成員之一,,是成骨細胞在對各種激素和對骨代謝起重要作用的細胞因子信號的應答中分泌的,是破骨細胞分化和激活的主要調節(jié)劑,。RANKL與RANK的結合受到可溶性的虛擬受體--血清骨保護素的抑制,。RANKL抗體OPG是由成骨細胞協(xié)同分泌的,其作用為調節(jié)RANKL的正常水平,。實驗證實,,RANKL過量能導致骨的新陳代謝平衡向分解代謝偏移,從而引起骨量不足,。相反,,缺乏RANKL則增加骨密度,。RANKL抑制提供了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可能性。
McClung博士向與會者介紹了有關RANKL抗體OPG-Fc和AMG162的臨床研究情況,。
OPG-Fc臨床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單一劑量研究,。該研究共納入13名健康女性,,其年齡為40~70歲。受試者每天接受一次OPG-Fc注射治療,,共84天,。結果顯示,注射OPG-Fc后,,受試者的尿N-端肽(骨再吸收的一個標記物)呈劑量依賴性抑制,,但OPG-Fc的這種作用在治療30~40天后減弱。這提示,,OPG-Fc對RANKL的抑制作用,,至少能暫時減少人體的骨再吸收。
AMG162是核因子kappaB配體受體激活劑的人單克隆抗體,,可抑制破骨細胞性骨吸收,,而且給藥方便,每年只需皮下注射兩次,。在一項I期臨床試驗中,,49位健康的絕經(jīng)后婦女在接受單劑量的AMG162后,被觀察9個月,。結果表明,,這種抗體使受試者的尿N-端肽呈劑量依賴性降低。這種單一劑量的作用在大約6個月后逐漸降低,。
在另外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雙盲,、多中心Ⅱ期臨床試驗中,412位T評分低于-1.8的絕經(jīng)后婦女,,被隨機分成3組,。有兩組受試者每3個月或每6個月注射一次AMG162(兩組注射的AMG162劑量一高一低);第3組受試者接受阿侖膦酸治療(作為陽性對照組),。試驗1年后的資料分析表明,,高劑量AMG162在增加脊椎和髖骨骨密度(BMD)方面與阿侖膦酸一樣有效(超過基線2%~3%);AMG162兩組的血清C-端肽(骨再吸收的標記物)水平明顯降低,;AMG162和阿侖膦酸可使骨特異堿性磷酸酶(骨形成的標記)的血漿水平下降50%~60%,,提示這兩種藥物可能使骨代謝率下降,。此外,與阿侖膦酸相比,,AMG162還能增強橈骨的BMD,;AMG162組的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沒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