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yè)大學鞏志忠教授撰寫的文章發(fā)表于2006年1月的美國著名雜志《The Plant Cell》上,。
《The Plant Cell》(ISSN 1040-4651)是由美國植物生理學會(ASPB)出版發(fā)行的著名學術期刊,創(chuàng)刊于1989年,。在創(chuàng)刊后的三年內,,該雜志即成為植物學領域基礎方面最有影響的頂級學術刊物??l(fā)文章主要是有關植物有機體, 包括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植物型原生生物、植物病毒和真菌等的基本細胞過程, 側重基因表達調節(jié),、植物發(fā)育的分子和遺傳基礎,、植物與微生物相互作用、植物細胞機體形成與機能的分子問題研究方面的文章,。
鞏志忠教授這篇文章題為“ROR1/RPA2A, a Putative Replication Protein A2, Functions in Epigenetic Gene Silencing and in Regulation of Meristem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 W”,。全文共18頁,文章摘要如下:
擬南芥中編碼DNA糖基化酶的ROS1基因突變后使轉基因ProRD29A: LUC的啟動子區(qū)發(fā)生超甲基化,,表現(xiàn)出轉錄水平的基因沉默現(xiàn)象,,而與其相鄰的轉基因 Pro35S: NPTII啟動子區(qū)的甲基化沒有變化卻同樣發(fā)生了轉錄水平的基因沉默。我們利用沉默的Pro35S: NPTII轉基因作為篩選標記,,從ros1突變體背景的誘變后代中篩選出了ros1突變的抑制因子ror1(suppressor of ros1)的兩個等位突變體ror1-1ros1和ror1-2ros1,。ROR1基因的突變能夠使ros1突變背景中沉默狀態(tài)的Pro35S: NPTII基因恢復表達,但是對ProRD29A: LUC基因的沉默狀態(tài)卻沒有影響,。ror1ros1突變體中內源TSI基因的表達量比ros1突變體和C24野生型(ros1突變體的背景)都高,。除了RD29A啟動子區(qū)外,rDNA區(qū)和著絲粒區(qū)的DNA甲基化都不受ror1突變的影響,。然而,,染色質免疫共沉淀結果顯示,相對于ros1突變體,,ror1ros1突變體中35S啟動子區(qū)的組蛋白H3-K9的二甲基化程度降低了,,而組蛋白H3的乙酰化程度則升高了,。這說明ror1突變引起的Pro35S: NPTII區(qū)域基因沉默的釋放與DNA甲基化變化無關而與組蛋白的修飾狀態(tài)的變化相關,。ror1ros1突變體表現(xiàn)出明顯的發(fā)育上的異常表型,,如植株矮小、早花等,,一些突變體在發(fā)育晚期還出現(xiàn)末端花結構異常的表型,。圖位克隆基因定位的結果顯示ROR1基因編碼一個擬南芥中DNA復制蛋白A2(RPA2A,At2g24490),?!?nbsp;
ROR1/RPA2A基因在根尖及莖尖的分生組織表達量都很高。ROR1/RPA2A基因突變會影響分生組織中細胞的分裂,,而對細胞最終的大小沒有影響,。細胞亞定位分析說明ROR1蛋白定位于細胞核內,酵母雙雜交體外實驗證明ROR1蛋白與ROS1蛋白互作,。我們的研究揭示了擬南芥的DNA復制蛋白A2在表觀基因沉默以及發(fā)育調節(ji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