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媒體曝出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原副局長張敬禮被“雙規(guī)”后,疑為涉及中紀委調查強生等多家醫(yī)藥企業(yè)醫(yī)療器械行賄案件也被牽出,。
擁有巨大空間的血糖儀市場,,是否將面臨一場格局之變?
外資血糖儀暴利壟斷
多年從事血糖儀代理的林斌(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2004年,,美國強生公司在其進入中國醫(yī)療器械市場10周年之際,正式宣布進軍家庭醫(yī)療保健市場,,標志產品正是血糖自測產品,。
除強生之外,羅氏,、雅培,、拜耳等跨國巨頭也在那時緊盯中國的糖尿病治療市場。當時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有4000萬人患糖尿病,,但僅有1.5%的患者擁有血糖監(jiān)測儀,而歐美國家這個比率高達90%以上,。正是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使得一場爭奪戰(zhàn)從此掀起,,暗戰(zhàn)不斷。
“那個時候,,不是買方市場,,而是賣方市場,很多醫(yī)院的領導是親自去器械商處挑選產品,。”林斌表示,,由于當時國內醫(yī)療器械產業(yè)剛剛起步,同國外廠家存在著相當大的技術差距,,外資企業(yè)的醫(yī)療器械很容易占領市場,。
隨后,羅氏與強生紛紛采取了類似藥品的經銷模式,,銷售血糖儀,。它們在不同地區(qū),選擇當?shù)刈畲蟮尼t(yī)療器械公司作為獨家代理商,。獨家代理商的職責,,通常是負責儀器及試紙的物流配送,從中賺取15%--20%的差價,;而客戶開發(fā)和市場推廣,,則是由羅氏與強生的銷售人員和市場部組織開展。
“如今,,在血糖儀市場,,羅氏和強生的市場份額超過70%,價格也是最貴的,。” 國內最大醫(yī)療器械經銷商康復之家工作人員說,。
毋庸置疑,血糖儀行業(yè)同時是一個暴利的行業(yè),。
“藥品一直都是國家及全民關注的一個焦點,,利潤一直受到控制。器械就不同了,,器械的技術含量比藥品更高,,而且國家政策對器械的影響小于藥品。做器械開頭難一些,,一旦上手,,回報利潤相當大。”一位從事醫(yī)療器械行業(yè)5年的銷售代表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不涉及“醫(yī)生回扣”,,但一套醫(yī)療器械進入醫(yī)院,,依然需要如同藥品采購般的復雜環(huán)節(jié),。
首先是授權,廠商對認可的經銷商進行授權,,然后由經銷商聯(lián)合廠商對醫(yī)院的科室主任,、設備科長、主管器械的副院長,、院長進行來回式,、地毯式轟炸。上述人士說,,有時為了抬高價格,,還要找一些關系好的同行前來“陪標”。
國產品牌低端謀變
一位代理商直言:“最近風聲很緊,。”據(jù)透露,,在部分地區(qū)的醫(yī)院里,已經召開溝通會,,表示“不要頻繁同醫(yī)生接觸”,。
有人開始擔心,強生,、羅氏的獨霸地位是否會在此次事件中,,遭受撼動。目前中國血糖儀市場除了兩大外資巨頭,,國產產品主要由北京怡成,、長沙三諾等生產,市場占有率約35%,。
“怡成的產品在北方做得比較好,,在廣東省起步較晚,所以現(xiàn)在還無法和強生等品牌競爭,。”北京怡成內部人士楊先生對本報記者說,,強生、羅氏之所以能夠長期獨占市場,,一方面在于這兩個品牌能夠使藥店獲得相對更高的利潤,,另一方面在于其試紙的“幫襯”。
“血糖儀賺不了多少錢,,主要靠賣試紙,。不同品牌的血糖儀,只能使用各自品牌的試紙,。藥店此前賣出了強生的血糖儀,,就必須堅持向患者銷售同品牌的試紙。”楊先生表示,,試紙這種耗材的銷售,,使得強生,、羅氏可以在搶占到市場份額后,得到較長時間的地位保持,,外資血糖儀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難以打破,。
不過,在此次涉賄風波之前,,國產品牌早已開始蠢蠢欲動,。今年4月,在首輪融資中獲7000萬元投資資金的北京怡成,,正在把目標瞄準二,、三線城市。
“從售價的角度來看,,強生50片包裝的血糖試紙,,售價往往高達250-280元,相當于每片至少5元,;而怡成血糖試的市場價,,是每片3.2元。”不僅如此,,楊先生表示,,血糖儀國產產品的價格也幾乎始終為外資產品的一半。
然而,,也有醫(yī)療器械經銷商表示:“‘雙規(guī)’的只是人,,體制沒變,估計這次風波過去后,,該怎樣還是怎樣,。” (生物谷Bio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