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一項對2,100多位患者的分析報告,靜息踝臂指數(shù)(ABI)正常者也可能發(fā)生具有臨床意義的外周動脈疾病(PAD),,只不過是在他們走路幾分鐘后出現(xiàn),。
該研究由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血管醫(yī)學部的麻醉專家Inge I. de Liefde博士帶領完成,。參與該研究的患者為在1993~2005年期間前來伊拉斯姆斯大學就診的2,164位確診或疑似PAD患者,,年齡均在50歲或以上,平均年齡為63歲,,其中2/3為男性,平均隨訪時間為5年,。試驗方案中并沒特別規(guī)定目標心律,,患者進行靜息ABI檢測后,在水平跑步臺面以4 公里/小時的速度步行5~6 min,,然后再次進行ABI測量,。記錄脛前動脈或脛后動脈最高收縮壓作為踝收縮壓,除以肱動脈最高收縮壓,。
分析結(jié)果顯示,,有35%的靜息ABI≥0.9的患者運動后ABI<0.9,表明該類患者較為常見,。靜息ABI≥0.9且運動后ABI≥1.1的患者隨訪期間全因死亡率較低,,為5%;靜息ABI≥0.9但運動后ABI<0.9的患者死亡率較高,,為26%,;而最高死亡率發(fā)生在ABI<0.9的PAD確診患者。(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