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異常,、高血壓、高血糖及吸煙,、肥胖等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患者內源性胰島素過高,,同樣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內科主任曾春雨和博士張曄等組成的科研團隊,經過3年多的研究,,發(fā)現了新的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機制,,為臨床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近日,,研究論文在歐洲高血壓聯盟官方權威期刊《高血壓雜志》上發(fā)表,。
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內源性的高胰島素血癥,異常增高的內源性胰島素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異常增生,,直接參與血管粥樣硬化的產生及進展等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但其中的詳細機制仍不明確。尋找高胰島素血癥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確切機制,,對于進一步闡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機制,、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及其基礎上發(fā)生的一系列伴隨疾病有著重要意義。
實驗中,,張曄等分別采用不同濃度的胰島素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并利用微小RNA芯片、實時定量PCR,、RNA干擾,、流式細胞技術等實驗手段,檢測了接受高濃度胰島素刺激后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情況,、微小RNA差異性表達,、相關因子的變化等指標,結果發(fā)現:高濃度胰島素可以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微小RNA208表達,,異常增高的微小RNA208可以抑制細胞周期依賴性蛋白激酶P21表達,。
正常的血管平滑肌細胞處于靜止期,在受到促增殖因素刺激后,,細胞退出靜止期,,進入有絲分裂期進行有絲分裂,,這一過程受到細胞周期依賴性蛋白激酶及其抑制劑包括p21的共同調節(jié)。在高濃度胰島素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后,,微小RNA208表達上調,,進而抑制p21表達,最終介導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并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研究也表明了高胰島素血癥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實驗進一步揭示了胰島素不僅參與糖,、脂代謝,,而且具有促進細胞有絲分裂的作用,與胰島素受體的結合,,直接或間接刺激某些生長因子,,通過一條或多條信號轉導途徑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異常增殖,引起血管壁的僵硬,、管腔狹窄,,最終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為臨床預防并治療糖尿病高胰島素血癥并發(fā)癥開辟了新的思路和提供了理論依據,。(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