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消渴丸、假波立維,、假倍他樂克……老百姓花上萬元從網上購買的抗癌藥,、抗菌藥,主要成分竟然是毫無療效的淀粉、滑石粉,。經過半年多的偵查,濟南市公安局于近日成功破獲公安部交辦的“11·30”特大互聯網銷售假藥案,查繳各類假藥249種152箱(件)約300余萬粒(片),涉案金額高達1400余萬元,被稱為“泉城打擊假藥第一案”,。它再次為我們敲響了網上購藥的警鐘。
3.4萬元買來4箱假藥
2010年11月,河北省鹿泉市大河鎮(zhèn)村民陶先生,根據“中國醫(yī)藥供求網”發(fā)布的信息,通過即時通訊工具與濟南貨主取得聯系,花3.4萬元為妻子購買了3箱治療心絞痛的通心絡膠囊和1箱治療糖尿病的拜唐蘋,。但收到藥品后發(fā)現全部是假藥,。與此同時,德國拜耳、英國阿斯利康,、美國輝瑞等跨國醫(yī)藥公司在華廠家也向公安部門反映,他們的部分藥品被假冒生產并通過網絡非法銷售,。因此,濟南市公安局于2010年成立“11·30”專案組,對互聯網銷售假藥案展開了全面調查。
據介紹,不法分子以假名在“醫(yī)藥商務網”,、“中國醫(yī)藥供求網”,、“宸源醫(yī)藥信息交流中心”等注冊用戶,發(fā)布藥品供求信息。通過建立QQ群尋友聊天,并借助手機通話等方式,聯系用戶,再經由物流公司送貨售假,。
“11·30”特大銷售假藥案的銷售網絡遍及全國26個省份,。在偵破過程中,濟南警方先后鎖定、查證涉及26個省,、市,、自治區(qū)(包括山東)254條網絡銷售假藥犯罪線索,摧毀打掉了3個利用互聯網銷售假藥的犯罪團伙。目前已經到案的13名犯罪嫌疑人中,6名在濟南被抓獲,5名在黑龍江,、廣東,、山西等地落網。
成本只有幾塊錢
在“11·30”特大銷售假藥案中,警方所查繳的假藥,涉及假冒十余家國外品牌,以及北京雙鶴,、西安楊森,、齊魯制藥、天士力等近百家國內知名藥企產品,。
在案件偵破過程中,辦案民警曾查獲大量密封包裝完好,、商標標示清晰的空針劑藥瓶。這些藥瓶和標簽,即便是專業(yè)人員也難以辨別,。記者了解到,網售假藥的標價,約為真藥市價的80%,這既不至于讓人產生懷疑,又對購買者具有一定吸引力,。
據了解,這次查繳的假藥中,有98%為處方藥。而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頒布的《藥品流通監(jiān)督管理辦法》明確規(guī)定:藥品生產,、經營企業(yè)不得采用郵售,、互聯網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
在這些假藥中,不乏公眾耳熟能詳的倍他樂克,、伲福達,、腦心痛、消渴丸,、米非司酮,、洛汀新、波立維等臨床用藥,。價格在1萬元以上的4種,1000元至1萬元之間的24種,1000元以下的126種,。不法分子假冒的阿斯利康片劑,市場零售價高達每盒1.6萬元,但成本只有幾元,。
注意網站是否合法
互聯網購藥安全問題早已引起社會關注,200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guī)定》,強調從事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和交易服務的網站只能向個人消費者銷售非處方藥,并應在其顯著位置標明《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或《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信息。
濟南市藥監(jiān)局專家提醒,消費者要學會識別合法網上藥店,。合法網上藥店顯著位置標示有《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的編號,且只向消費者銷售批準范圍內的非處方藥,。網購藥品時,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官方網站,通過“數據查詢”欄目查看購藥網站是否具備資格,同時還可在此欄目下查詢網站中宣傳的藥品是否經過批準。
截至11月14日,經監(jiān)管部門批準,、可向個人消費者提供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的網站共有91家,。(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