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遇到創(chuàng)傷需要輸血時,,直接將一袋袋“血液”注入你的體內(nèi),,而根本不在乎你是A型、B型,,還是O型血,。這樣的事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現(xiàn)實。因為一種“人造血液”可以讓接受輸血的人不用擔心血型不合而出現(xiàn)排斥反應,。
血液的主要成分是紅細胞,,它的表面有血型抗原。如果輸入的血型不同,,就會產(chǎn)生抗體,,引起一系列的免疫或過敏反應。正在研發(fā)“人造血液”的北京一家生物公司技術(shù)負責人告訴《北京科技報》, “人造血液”其實就是一種血紅蛋白,,這與紅細胞內(nèi)的成分相同,,但它表面沒有抗原,所以不存在配型問題,。
長久以來,,血液資源一直緊張,缺口很大,;在發(fā)生戰(zhàn)爭或一些重大災害時,,血液的供應尤其難以得到保證。
早在“二戰(zhàn)”時,,由于戰(zhàn)場條件惡劣,、缺乏充足的血源供應,而且也沒有時間和條件來驗對血型,,因此,,至少有50%以上的負傷人員由于沒有得到及時輸血搶救而死亡。現(xiàn)在,,臺風,、海嘯、地震等突發(fā)災害也常常造成大量人員死亡,,其中無法及時輸血搶救是原因之一,。
于是,多年來,,人們一直探索能否研制出一種血液代用品,,在緊急時刻不需驗對血型即可直接使用,,而且可以長期保存以備急需,。
“人體血液由血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成分非常復雜,要制造出一種完全代替血液的溶液非常困難,。但研制一種臨時替代品,,在急需情況下,能短時間內(nèi)代替血液中某種成分的作用卻是可行的,。”該負責人說,。
在血液中,紅細胞在為人體各組織器官供氧上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其替代品必須具有傳遞氧的功能。同時,它還需要有擴充血容量的功能,,以及維持血液滲透壓和酸堿平衡的特性,。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外科趙玉沛教授說,輸血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補充人體的血容量,。人體正常的血容量是保證有效血液循環(huán)的前提,,沒有足夠的血容量,就不能保證心搏出(血)量,、不能保證血壓,,很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危及到生命。
具有這些功能的,,就是血紅蛋白,。
美國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對血液代用品研究投人最多的國家,先后有多家公司的產(chǎn)品進入臨床,,其次是日本和加拿大等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1996年以來,,共有近1000多篇關(guān)于血液代用品的文章發(fā)表,。
目前,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都進行了大量的血紅蛋白類紅細胞代用品動物試驗以及臨床試驗,然而,,這些血紅蛋白主要來自動物,,種屬間存在差異,動物實驗中模型動物與臨床患者之間也有差異,。因此,,一些順利通過Ⅰ期臨床試驗的產(chǎn)品在Ⅱ、Ⅲ期臨床試驗中卻出現(xiàn)了多種明顯的副作用,。
我國人口眾多,,每年血液消耗量以千噸計,但義務獻血獲得的血量仍顯不足,,供血一直比較緊張,。另外,經(jīng)血源傳染的病例也不在少數(shù),。因此,,我國也在積極進行人血代用產(chǎn)品的研究。
北京這家生物公司將目標瞄準的是牛的血液,。而在西安,,也有企業(yè)在從事血液替代品的研發(fā),不過其動物血液來源選擇的卻是豬,從其血液中提取的血紅蛋白與人的非常相似,。
在替代人血的產(chǎn)品中,,雖然紅細胞的代用品還沒有進入實用階段,但用于緊急代替血漿的產(chǎn)品卻已在一些醫(yī)院開始得到應用,,比如白蛋白,、羥乙基淀粉、右旋糖苷等,,這些產(chǎn)品主要功能是維持血液滲透壓,、酸堿平衡及血容量比。
“現(xiàn)在的人血代用品只是能在緊急情況下替代人血的部分功能,,并不能完完全全替代人的血液,。”北京這家生物公司技術(shù)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如此,,這些人血代用品在緩解血源短缺,、杜絕血源性傳染病的交叉感染、免除適配血型麻煩,、消除輸血反應等方面仍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趙玉沛曾介紹,從世界范圍來看,,在處理失血方面,,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是先用代用品來補充血容量,,之后再視情況而定是否需要輸血,,這樣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血源,又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雖然我們的血紅蛋白產(chǎn)品已進入I期臨床試驗階段,,但安全性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預計兩年后,,能真正用在人身上,。”北京這家生物公司一位王姓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