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國藥物研究的基礎、積累,、現狀,、整體實力而言,與國際上尚存在較大差距,。但我國生物資源豐富,,天然藥物的應用有悠久的歷史,強化天然藥物的研制是縮小這種差距,、彌補制藥產業(yè)因加入WTO帶來的影響的重要決策,。 據了解,,1973年,美國的處方藥中25%含有來源于植物的活性成分,,13.3%和2.7%分別來源于微生物和動物,。1991年最暢銷的藥物中有一半是天然化合物或衍生物。當前,,天然藥物具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摿?,25萬種高等植物中只有5%-15%被篩選過,,海洋生物中的活性化合物也只是剛剛涉及,。放線菌雖然被廣泛研究過,已經是且將是微生物新活性代謝產物的主要來源,,但是其它微生物資源,,尤其是那些生存于極端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看來也是可以廣泛利用的天然產物來源。通過基因工程設計的組合生物合成也同樣是必須重視的天然產物重要來源之一,。 我國天然藥物研究目前的一些新熱點包括:其適應癥集中于是腫瘤,、心腦血管、艾滋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尤其是早老性癡呆癥等重要疑難疾?。唤Y合新靶點,,從天然產物中尋找先導物,;預防性天然藥物的研究正在成為新的熱點,尤其在老年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 經過近十幾年的發(fā)展,我國在抗真菌天然藥物,、抗病毒天然藥物,、神經系統(tǒng)天然藥物、心血管疾病天然藥物及抗癌天然藥物等方面已取得一些進展,。但總體而言,,特別是在具有自有知識產權天然藥物創(chuàng)新研制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因此就要確定好我國天然藥物研究的側重點,。總的說來,,有如下幾個研究方向: 一,、發(fā)揮傳統(tǒng)優(yōu)勢,加強中草藥的化學成分研究,。我國有悠久的使用動,、植,、礦物藥的歷史,又有豐富的藥用資源,,統(tǒng)計資料顯示我國的藥物資源約12694種,,其中藥物植物11020種,動物1590種,,礦物84種,。從中草藥開發(fā)天然新藥應當是多途徑、多層次,,包括開發(fā)復方制劑,、粗提物或有效部位、單一有效成分,。 二,、加強中草藥活性成分的構效關系研究。從天然產物,,尤其是藥用植物中尋找先導化合物是新藥研制的傳統(tǒng)方式和創(chuàng)新藥物的關鍵,,也是我國新藥研究的優(yōu)勢和特色,然而,,人們往往將有效成分,、先導化合物和目標分子等同起來。以天然原型成分作為新藥研制的目標,,既難以提高新藥研究的水平,又限制了知識產權保護范圍,,使我們失去了不少機會,。因此,必須重視天然活性成分的構效關系研究,。如昆明植物所以發(fā)現的天然促智活性成分黃皮酰胺化合物為先導,,設計合成了一系列吡咯烷酮類化合物,通過活性篩選成功地發(fā)現了比先導化合物活性更強的目標分子,。 三,、發(fā)展與結構修飾有關、以提高活性或降低毒副作用為目的的半合成,。含量較高的天然產物,,如喜樹堿等,它們可能是因為毒副作用太強或活性不夠明顯而未能被開發(fā)成藥,。隨著新先導化合物的發(fā)現日益困難,,這些已知先導化合物,尤其是因為它們的含量高,、生產成本相對較低,,近來通過半合成衍生物的研究已成為熱點,。又由于這類化合物的生理活性非常強,目前還在努力將它們開發(fā)為臨床上有用的抗癌藥,,例如將美登木素類化合物與以腫瘤細胞為靶點的抗生素結合生成的“導彈”藥物,,動物實驗表明對異體移植的結腸瘤有根治作用。 四,、開展天然組合化學研究?,F代新藥開發(fā)研究的第一步是篩選天然或合成的化合物。目前最大限度地擴大篩選化合物的類型和數量以及不斷產生結構各異的新化合物,,借“快速篩選”或“高通量篩選”以找到具有藥效作用的先導化合物是當今世界上各大醫(yī)藥公司和研究所正在努力的一個十分重要課題,。組合化學正是為了滿足此需要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藥物開發(fā)合成技術。這種技術打破了傳統(tǒng)合成化學的觀念,,不再以單個化合物為目標逐個進行合成,,而是采用相似的反應條件,一次性同步合成成千上萬種結構不同的分子,,即合成一化學庫,;所構建的化合物庫不只以單個化合物的形式,而更多地是以混合物的形式提供進行生物活性測定,,從而尋找或優(yōu)化先導化合物,。將組合化學的思想和方法與天然成分的活性篩選相結合,可稱之為“天然組合化學”,。天然組合化學的運用可為天然產物中先導化合物的發(fā)現開辟新有的效途徑,。 五、開展組合生物合成的研究,。重要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是天然藥物研究中的新領域,,其中組合生物合成目前正是該研究領域里的熱點,是生物技術在新藥天發(fā)研究中的應用,,也是21世紀制藥產業(yè)的重要方向,。利用組合生物合成實現對先導化合物的結構改造和合成非天然的“天然產物”化學庫,尤其在天然多酮類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領域的基本工程將大有作為,。 六,、開發(fā)新的篩選模型,提高活性篩選準確率,。建立和使用新的活性篩選模型,,是新藥研究中的重點之一。以抗癌活性化合物的篩選為例,,每一次新模型的產生都要掀起一次高潮,。在天然藥物的研究中,傳統(tǒng)的動物模型仍然是重要的評價依據,畢竟沿用至今的傳統(tǒng)藥物是長期民間使用的結果,,如只是簡單的以現代生物活性模型作評價,,漏篩的可能性很大。 七,、加強藥用植物資源的再生研究,。目前國內的天然產物化學的研究對象多為野生資源,隨著天然藥物的研制成功和投入生產,,資源的再生問題日益突出,。因此,藥用植物資源尤其是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引種馴化是天然藥物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其中主要包括:種質資源調查,、地理分布及生態(tài)學研究、有效成分分析及質量評價,、生物學特性研究等內容,,作為人工種植的基礎。 (新華社提供,,未經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