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衛(wèi)生體系值得借鑒 --國外衛(wèi)生防疫管理組稿之四 新華社信息北京5月19日電 在醫(yī)療衛(wèi)生和防病防疫方面,,澳大利亞有許多做法值得借鑒?! ”热纾麄儼厌t(yī)療包括在社會福利的框架內,。90年代,,政府每年拿出大約500億澳元,約合325億美元,,用于國民的醫(yī)療,,平均每人約1700美元。近年壓縮開支,,一年也有300億澳元上下,。 凡澳大利亞公民和永久居住者,,都有一張保健卡,,享受免費醫(yī)療。藥費自理,,但憑保健卡買藥,,只須付平均大約十分之一的藥費,其余由政府支付,。近年來,,政府鼓勵自己買醫(yī)療保險,個人基本上沒有損失什么,因為政府給買醫(yī)療保險的人一定補貼,,買保險的費用又不必交納所得稅,,看病后病人還能拿到30%的回扣,仍可以憑保健卡到藥房買藥,。那種連買藥的錢都沒有的人,,就包括在另一類社會福利系統(tǒng)中了,政府會給他錢,,讓他能付得起藥費,。 他們在防疫方面也舍得花錢,。定期體檢,,連非本國公民和非永久居住者都是免費的。誰如果曾經患過肺結核,,就被置于監(jiān)控之下,,定期檢查,拍X光片子,?! ∑鋵崳倪@筆錢也是從國民那里拿來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問題是,肥羊和瘦羊出的毛不同,。收入高的,,所得稅接近50%,收入低的,,不必交所得稅,,再低的,不但不交稅,,政府還給錢,。政府把稅收上來,其中相當大一部分就是用于社會福利,。高收入者其實也不吃虧,,沒有人用石頭砸他家窗玻璃,他睡覺都塌實,。不患貧,,但患不均,哪里都一樣,。一個崎嶇不平的社會,,肯定是一個不安定的社會,。 澳大利亞把百姓在醫(yī)療和教育方面的后顧之憂解除了,,就不存在養(yǎng)兒防老的問題了,,所以許多澳大利亞人不想生孩子,出生率一年比一年低,,把人口爆炸帶來的一系列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解決在了無形之中,。且不說保障了人民的健康給生產活動和經濟活動帶來的活力,也不說避免了疫病造成的巨大社會震動和經濟損失,,如果把他每年500億澳元的醫(yī)療費用放到一個比較長的歷史時期中去衡量,,他也是賺了,而且賺多了,?! ︶t(yī)療衛(wèi)生的重視還表現(xiàn)在設施的建設和醫(yī)務人員的培養(yǎng)上。澳大利亞全國公私醫(yī)院大約共有1200多家,,平均每千人擁有4張床位,。這個數字我們看來是很高的了,但他們自己總是嚷嚷太少,,做個手術要等多少時間等等,。 澳大利亞醫(yī)院的服務更令人感興趣,。每次打電話預約檢查時間,,對方總要問你知道醫(yī)院的地址嗎?即使說知道,,對方總是還要說一遍,。醫(yī)院里沒有幾個病人,一般也就是三五個,,等個十幾二十分鐘就行了,。那里地毯干干凈凈,,皮沙發(fā)軟軟乎乎,,小桌子上有畫報雜志,有小孩玩具,,怕就診的人枯坐著不耐煩,。檢查時,醫(yī)務人員總是滿面春風,,和藹可親,。 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沒有發(fā)生過社會動蕩,,人不算最富,,但都活得很開心的樣子,。其原因,不能完全歸結為運氣,,人的努力還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