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煙無疑是大勢所趨,但實現這一目標取決于三個因素:政府監(jiān)管,,煙草商轉型和煙民自律,。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統(tǒng)計,吸煙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后的第二號全球殺手,。全球約有煙民13億人,,13歲至15歲年齡段少年的吸煙率達20%,每年有500萬人死于與吸 煙有關的疾病,。 面對這種嚴峻形勢,,全球對煙草的監(jiān)管日益嚴格。今年2月27日,,《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生效,。簽署這一公約的國家必須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煙草的價格和稅收;禁止煙草廣告,;禁止或限制煙草商進行贊助活動,;打擊煙草走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在香煙盒上標明“吸煙危害健康”的警示,;采取措施減少公共場所的“二手煙”危害等。 煙草商按照合法途徑轉型,,已經是大勢所趨,。為了維護私利,部分歐美煙草公司曾經采取過不理智的行動,,打破了市場經濟的道德底線,。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委托下,瑞士科學家托馬斯·策爾特納領導的獨立專家組在上世紀末撰寫了一份248頁的報告,。報告說:“煙草公司自己的文件顯示,,它們把世界衛(wèi)生組織看作是主要敵人之一。它們把自己的人員安插進世界衛(wèi)生組織,,并利用聯(lián)合國其他機構獲取世界衛(wèi)生組織活動的信息,。有理由相信這些煙草公司對世界衛(wèi)生組織禁煙活動的破壞已達到十分嚴重的程度。” 在不法行為受到嚴懲后,,歐美煙草公司不得不努力淡化與煙草業(yè)務的聯(lián)系,。美國最大煙草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就將公司名改為阿爾特里亞公司。但反煙草組織指出:“阿爾特里亞這個名字不能掩蓋萬寶路香煙全球泛濫的事實,。不論它取什么名字,,還是應該盡快讓萬寶路香煙停產。” 煙民加強自律和主動戒煙也是全球控煙行動的重要一環(huán),。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李鐘郁指出:“吸煙除了有損個人健康,,更會危及旁人身體。從這個角度看,,當眾吸煙也就馬上提升為一個毫不含糊的道德問題,。” 雖然控煙已經成為全球絕大多數人的共識,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煙草不可能明天就從地球上消失,。這其中原因有三:煙草為不少國家的財政提供巨額稅收;煙草業(yè)提供大量就業(yè)機會,;煙民群體依然龐大,。減少煙草危害,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