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huán)》雜志5月9日在線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有心肌梗死(MI)病史的患者即使僅短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死亡或再次發(fā)生MI的風險仍然明顯增加(Circulation2011May9[doi:0.1161/CIRCULATIONAHA.110.004671]),。
目前通常認為心血管疾病確診患者短期(1周)使用NSAID并無大礙?,F(xiàn)行指南并不鼓勵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NSAID,但也認可在必要時盡可能縮短療程地使用這類藥物,。鑒于缺乏有關該類患者NSAID療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性的信息,,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金塔夫特醫(yī)院心臟病科Anne-MarieSchjerning博士及其同事對1997~2006年全國患者住院和用藥登記資料進行分析,共納入83,675例首次發(fā)生MI的確診患者,,年齡≥30歲(平均68歲),,42%的患者接受NSAID治療。
總體上,,NSAID治療與治療第1周內死亡/MI復發(fā)風險增加45%相關,,在30~90天的治療期內,風險持續(xù)增加并升高至60%,。具體而言,,在許多國家被列入非處方藥的雙氯芬酸風險最高[治療1~7天死亡/MI復發(fā)危險比(HR),3.26,;95%置信區(qū)間(CI),,2.57~3.86],布洛芬,、羅非考昔(已撤市)和塞來昔布分別與治療1周后,、治療第1周和治療14~30天后死亡/MI復發(fā)風險顯著增加有關。布洛芬風險低于兩種選擇性COX-2抑制劑羅非考昔和塞來昔布,。
雖然某些患者使用萘普生的療程超過90天,,但在整個治療期間未見死亡或MI復發(fā)風險增加。然而,,既往研究顯示,,與羅非考昔相比,萘普生治療與胃腸道出血風險增加有關,。
鑒于MI確診患者短期使用NSAID的死亡和MI復發(fā)風險增加仍然非常顯著,,研究者認為美國心臟學會(AHA)應修訂其現(xiàn)行心血管疾病確診患者NSAID治療推薦指南。
雖然該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如觀察性試驗設計以及可能存在信息偏倚效應,,研究結果尚需隨機對照研究加以證實,但研究者強調,,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應嚴格限制心血管疾病確診患者使用NSAID,。研究者聲稱無利益沖突。(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