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春季商品交易會在即,,香港藥市居多行家應邀到會,。此次交易會同時在廣州琶洲展館和流花路展館舉辦,。這次交易會是中國非典消失之后第二次盛會(第一次為去年廣州秋交會),,大會盛況之輝煌,,將呈現(xiàn)三個歷史之最:兩個展館的展位達28000個之多,,邀請海內外客戶達16萬戶之多,到會海內外客商預計達30人之多,。業(yè)內人士稱:盛況歸盛況,,港商赴會只能是聽聽藥材行情動態(tài)或做些“大雞不食細米”之余的野生小品種之類的小生意。自從香港回歸祖國之后,,香港中藥材轉口生意逐步萎縮,,特別是在內地市場不斷開放,交易會不斷進行改革的情況下,,外商由在交易會上交投,,改為與藥材產地直接面對面交易,達到減少商品運輸環(huán)節(jié),,減少費用,,降低商品成本的目的,深受外商歡迎,。
近期藥市有三大特點:
一,、前段由于來貨成本不斷走高,銷售價格調升幅度過大,,近期來貨成本有所下降,,不少品種隨之調低。諸如冬蟲夏草、桔梗,、蜜銀花,、各種貝母、柴胡,、防風,、黨參、枸杞子,、山藥等品種市價均有所回落,。
二、不少品種由于貨源趨緊,,來貨趨少,,市價持續(xù)走高。諸如甘草,、茯苓,、三七、干姜,、懷牛膝,、生地、桑白皮,、地骨皮,、茜根等品種貨源趨少,售價多硬朗或有上升勢頭,。
三,、不少清熱解毒、祛濕類藥材隨著季節(jié)的轉換,,走銷有所加快,,銷售價格有所續(xù)升。諸如杭菊花,、夏枯草,、土茯苓、茵陳,、廣地丁,、野生柴胡、野生龍膽草,、麥冬,、紫菀、貓爪草,、黃芩、澤瀉、白鮮皮,、秦皮,、白薇等品種俱銷暢,價堅挺或緩升,。 甘草 為國老,,是中醫(yī)最常用中藥材,也是醫(yī)藥工業(yè)用量極大的品種,。在國家嚴管的情況下,,野生甘草被列為禁挖、禁運,、禁銷品種,,市場上已見不到野生甘草。家種甘草已為海內外消費者認可,,但由于甘草生長時間長,,收購價格太低,藥農少種或不種,,來港的高規(guī)格甘草逐漸減少,。日前,內蒙產甲級甘草有沽每公斤41~50元(港元/kg,,下同),,同比價上升42.85%;乙級甘草沽38~45元,,同比價上升36.36%,;西鎮(zhèn)丙級甘草沽36~43元,同比上升34.38%,,銷價俱堅挺且走暢,。因來貨、存貨均不多,,后市尚有上升空間,。
生地、懷牛膝 兩品的上檔貨源俱緊缺,。日前,,特級加工園生地來貨甚少,偶有少量來貨沽36~37元,,瞬息售罄,。一級加工園地有沽34~35元,同比價19元,,上升84.21%,,售價甚堅,。特肥懷牛膝片有沽25~26元,同比價13元,,上升100%,,頭肥片沽23~24元,同比價10元,,上升140%,,兩品俱不可多求。
川貝 各等川貝的來貨均有所增加,,走銷趨于平穩(wěn),,銷價輕微下浮。日前,,港市珍珠貝有沽840元,,同比價回順8%;一等松貝沽830元,,同比價回順1.42%,;統(tǒng)貨松貝沽685元,同比價回順1.29%,,三品售價俱堅挺穩(wěn)定,。
冬蟲夏草 去冬漲價最為犀利,蟲草王狂漲為5萬元以上,,至今都成脫銷狀態(tài),。市上大選和特選散蟲草均難以搜求。現(xiàn)離產新已近,,統(tǒng)選和中選散蟲草雖然市上不多,,產新數量和價位均系未知數,持貨者多意識到前段蟲草漲價過熱,,售價回落在6000元左右,,日前統(tǒng)貨選散蟲草有沽25000元,較前價回落19.35%,,仍比同期價18520元高出34.98%,,走銷緩慢,尚有回落空間,。
桔梗 來貨較旺,,銷期略有增加,但來貨顯得質次,,且多為含潮品,,日前沽30元左右,較前價回落9%,,與同比價持平,。因來貨不多,,后市趨于平穩(wěn)。
浙貝 貨源豐厚,,日前有沽120元上下,,較前價下調14.28%,在內地各大藥市平貝,、浙貝跌價“旋風”的扯動下,若浙貝貨源持續(xù)沖港,,港后市價將再落,。
茯苓 高檔茯苓來港貨源甚少,日前頂平片沽38~40元,,選裝平片沽35~38元,,同比價上升均為90%,兩品俱銷暢,,價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