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有兩個月才畢業(yè),卻已經為自己掙了30萬
●他在30萬年薪面前選擇了自己創(chuàng)業(yè)
●他說就算創(chuàng)業(yè)的風險再大,,自己也決不回頭
2004年4月5日下午,,哈爾濱工程大學通信工程專業(yè)大三學生戴志康,,如約坐在北京市海淀區(qū)紫竹院路31號華澳中心嘉惠苑1815室的記者辦公室。
清爽,、俊秀的大男孩形象讓人無法相信,,他竟是一個公司的CEO。但是他爽快的回答讓我不得不信服:“我還有兩個月才畢業(yè)!”這個大男孩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就為自己賺到了30萬元的財富,;在離畢業(yè)還有100天的時候悄然注冊了自己的公司,;當別人正在為找工作而發(fā)愁的時候,戴志康卻已經開始思考如何招募員工……
從玩電腦到成為高手
2004年正月十五,,23歲的戴志康選擇了出走:他要到北京開始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他開始瘋狂地查詢注冊公司的信息,天天跑工商、稅務,、科委等部門,。
“到北京的第一個月,光打車我就花了2000多元!”北京城太大了,,對于初來乍到的東北孩子,,他除了能花錢就是透支自己的身體了。“在還沒來得及習慣的時候我就已經習慣了,。” 戴志康笑笑說,。
從小就對電腦有興趣的他,中學就開始自己寫程序,。“那時候不知道什么是程序,,純粹是玩!”正是因為愛玩,戴志康開始在玩中不停研究,,甚至寫出了不少單獨殺病毒的程序,,但是因為學業(yè),他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更深入地研究,。
2000年考入大學后,,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大大增加,戴志康對電腦完全陷入了癡迷的狀態(tài),。“一般的學生都是玩游戲,,大家都奇怪我天天弄電腦,但是卻不玩游戲,。”事實上,,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他一直在忙著開發(fā)一種名叫Discuz?的軟件,。
“Discuz,!來自于Discuss,是討論的意思,。這個軟件是一個論壇的后臺,,名字后面的嘆號表示我驚異于網絡產業(yè)的巨大前景。”事實上,,戴志康并沒有專業(yè)的軟件知識,,他的學習全部來自于網絡。“網上的資料實在是太多了,,并且這里有很多高手可以交流,。”在玩的過程中,戴志康發(fā)現寫程序其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很多東西都能迎刃而解,。
因為是玩,,所以對于自己開發(fā)的Discuz!他也沒有想到要靠它賺錢,,他把Discuz,!掛在網上,免費給網友使用,。因為是免費的午餐,,戴志康很快就有800多位用戶,這些用戶不斷地給戴志康提出軟件的問題,,戴志康也不厭其煩地解答,,甚至修改程序。
一天,,一個香港客戶在試用過Discuz,!后覺得它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很有前途,,就主動給戴志康郵寄了3000元錢要求戴志康為他提供更好的服務,。“技術可以從無形資本轉變?yōu)樨泿刨Y本。說真的,,感覺非常好,。”
為了升級Discuz!,,戴志康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鉆研:“我自己思考了很久,,又請教了一些網友,決定實行軟件的授權和服務,。”2003年2月起,他把Discuz,!的升級版本掛到網上,,為客戶提供相關服務。
因為很多人都吃慣了免費的午餐,,對于收費剛開始都想不通,,于是有人開始在論壇上詆毀Discuz!的技術問題,,甚至是戴志康的人格,。但是,當大家的消費觀念逐漸改變之后,,這種詆毀也就逐漸減少了,,并且很多以前的免費用戶也開始繼續(xù)成為他的收費用戶。
隨著口碑效應,,Discuz,!的收費用戶不斷增加,。戴志康的收入也逐漸增加,到2003年年底,,戴志康已賺到了30萬,。
風險再大也決不回頭
2004年戴志康即將走出校園,對于未來出現了新的選擇:要么是就業(yè),,要么是創(chuàng)業(yè),。
父母希望他能找個好工作開始新的生活。“事實上,,已經有公司主動聯系過我了,,開出的年薪是30萬。”但是戴志康決定繼續(xù)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路,。
“很多人都告訴我Discuz?的發(fā)展會遇到瓶頸,,但是我想我做的事情其實就是解決困難。很多東西的發(fā)展都會存在瓶頸,,存在風險,,但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努力解決的。”
對于創(chuàng)業(yè)的資金問題,,戴志康也有自己的考慮,,“我現在手里已經有30多萬,流動資金應該夠了,,我還有技術,,可以通過技術評估來計算成本。”
在填寫了20多份表格蓋了50多個章后,,戴志康領到了“北京康盛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公司注冊在中關村資本50萬元,之前經過了北京市科委的審批,,被確定為高新技術企業(yè),。經過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審核,可從事經營性互聯網業(yè)務(ICP),。
對于未來,,戴志康只說了4個字“決不回頭。”
2004年的春天,,在北京的中關村又多了一個年輕的創(chuàng)業(yè)者,。
相關鏈接
戴志康談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
《大學周刊》:你的大學生活是如何度過的?
戴志康:大一很平淡,那是我最沒有收獲的一年,,總是對什么都感到好奇,。從大二開始我基本上是關在房間里上網、做網頁和寫程序,,非??菰?、單調和無聊,但我覺得很充實,。因為每天都能學到很多新的東西,。我覺得我的技術水平提高了,這一段日子我收獲挺大的,。
《大學周刊》:比爾·蓋茨是你一直崇拜的對象嗎?
戴志康:當然,。他就是把技術轉換成資本,然后再把資本轉變成更大的資本的人,。他的能力太強了,,我非常佩服。
《大學周刊》:離大學畢業(yè)只剩下短短幾個月了?別的同學都在忙著找工作?而你自己卻開辦了一個公司?你是怎么看待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的呢?
戴志康:其實說真的,,我不太鼓勵大家創(chuàng)業(yè),,因為連我自己現在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創(chuàng)業(yè)還是就業(yè)我覺得這和性格有關系:有的人適合打工獲得穩(wěn)定的收入,,當白領或金領,;有的人喜歡冒險,我應該屬于后者,。
《大學周刊》:那你覺得你適合創(chuàng)業(yè)嗎?
戴志康:我是一個不愿意按別人制定好的計劃去做事情的人,。我覺得我是一個敢賭的人,做任何事總是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大學周刊》:很多大學生都想創(chuàng)業(yè),你認為創(chuàng)業(yè)需要具備哪些必要的條件?
戴志康:做公司先要有一筆資金,,現在政策放寬了,,可以分期或技術出資,所以這里的問題并不太大,。但一個公司的花銷是巨大的,,包括人力、物力,,就算你的公司還很小,花銷也很大,。
最主要的條件就是公司的盈利能力,。我之所以創(chuàng)業(yè),是覺得我的技術在市場上是先進的,,并且這個市場的空間很大,。
再有像工商稅務等政策多少要了解一些。我覺得如果做技術,,剛剛有個方向時,,可以先不做公司,,或者和別的公司合作。這樣成本會低一些,,等將來真正做起來了再自己選擇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如果盈利可以達到每年10萬以上,就可以考慮做個小公司了,。
《大學周刊》:你現在希望別人怎么稱呼你?程序員?老板﹖還是同學?
戴志康:老板還談不上,,我只是個努力中的理想者,同時也是一個軟件開發(f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