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的患者往往表現(xiàn)為胃脘部隱隱作痛,喜溫喜手按,,脹滿不舒服,,食后更嚴重,,飲食減少,,沒有食欲,或者饑餓也不欲飲食,。面色暗淡沒有光澤,,精神疲憊沒有力氣,容易拉肚子,。這種情況下就應(yīng)選取甘溫平和,、補中益氣之品來健脾益氣,和胃溫中,,下面介紹兩種健脾的食物,。
紅棗——強健脾胃果
紅棗又稱大棗、干棗,、靈棗,、良棗,其味甘,,性溫,,入脾胃經(jīng),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的作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大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yǎng)脾,,助十二經(jīng)。平胃氣,,通九竅,,補心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和百藥”,。張錫純也在《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中論紅棗“津液濃厚滑潤,,最能滋養(yǎng)血脈,潤澤肌肉,,強健脾胃”,,可見其對紅棗調(diào)補脾胃功用的肯定,。
正是因為紅棗能“強健脾胃”,,從而實現(xiàn)了其“滋養(yǎng)血脈,,潤澤肌肉”的功能。脾胃強健,,飲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水谷精微得以吸收,,則氣血化生有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方能得以潤養(yǎng),。
因此,凡是癥狀表現(xiàn)為形體瘦弱,、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飲食減少,、大便溏薄或先干后溏的,,都可以配合食用紅棗,。
紅棗的吃法很多,,可以水煮食,,也可合粳米煮粥食用,,或是和薏苡仁、山藥等作羹食用,。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凡有痰濕,、積滯,、齒痛、蟲病者,,均不宜食棗。
因為大棗含糖量很高,,所以會腐蝕牙齒,;而中醫(yī)認為大棗會助濕壅滯,如果痰濕比較盛的人,,要少食用大棗。
①參苓棗蜜飲
材料:黨參,、茯苓各10克,陳皮8克,,紅棗6枚,,甘草5克,生姜5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以上前6 味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40 分鐘,,去渣取汁,,待藥汁轉(zhuǎn)溫后兌入蜂蜜,,攪勻即成,。早晚分服。
功效:健脾益氣,,和胃溫中,。適用于脾胃虛弱表現(xiàn)為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者,。
②大棗黑木耳飲
材料:大棗10 枚,,黑木耳10 克,陳皮5 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黑木耳用水浸泡、發(fā)開,、洗凈,。大棗洗凈后去核。將黑木耳,、陳皮,、大棗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改小火煨煮30 分鐘,,放入紅糖,稍煮片刻,,待糖全部溶化后即成,。早晚分服。
功效:健脾和胃,,養(yǎng)血溫中,。適用于脾胃虛弱而表現(xiàn)為面白無華,飲食減少,,倦怠乏力者,。
③人參大棗粥
材料:人參粉5 克,大棗10 枚,,粳米100 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大棗,、粳米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入人參粉和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至爛熟成粥,加入適量冰糖,,攪勻備用,。早晚分服。
功效:益氣補中,,健脾養(yǎng)胃,。適用于脾胃虛弱而表現(xiàn)為氣短乏力,食欲缺乏者,。
山藥——健脾補虛之猛將
提到健脾,,山藥是另一位猛將。山藥又稱山芋,、山薯,,是薯蕷科植物薯蕷的根莖。其味甘,、性溫,,入肺、脾,、腎經(jīng),。有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的作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味甘,,溫,,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鼻宕t(yī)家陳修園說,,山藥氣平入肺,味甘入脾,,而脾統(tǒng)血,,主四肢,脾氣足則不饑,,四肢輕?。环沃鳉?,肺氣充則輕身,,氣力倍增。是用于滋養(yǎng)補益的常用藥,。
山藥含有的淀粉酶被譽為消化素,,能分解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維持機體的營養(yǎng)供應(yīng),。
山藥的鮮品可以燉煮食用,也可作為蔬菜燒炒,,還可以煮爛作餡,。其飲片可以煎榨取汁烹制食用。
①山藥陳皮紅棗羹
材料:陳皮10 克,,山藥50 克,,紅棗10 枚,白糖適量,。
做法:將山藥去皮洗凈,,切片,與陳皮、紅棗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小火煮成稀羹,加入少量白糖,,調(diào)勻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健脾和胃,。適用于脾胃氣虛而氣懶言,,倦怠乏力,食少的人食用,。
②山藥豬肉粥
材料:山藥50 克,,豬里脊肉60 克,粳米100 克,,精鹽,、植物油、川椒粉各適量,。
做法:粳米洗凈,。山藥去皮,洗凈,,切成片,。將豬里脊肉洗凈,切成小塊,,在鍋中加入植物油炒至5 成熟,,加適量的水,與粳米,、山藥片一同煮成稀粥,,粥將成時加入精鹽、川椒粉,,再煮一二沸即成,。早晚分食。
功效:健脾養(yǎng)胃,,益氣和中,。適用于脾胃氣虛而表現(xiàn)為飲食減少,納食不香等癥狀,。
③炸山藥
材料:鮮山藥500 克,,豆腐皮3 張。
做法:將山藥洗凈,,削去皮,,切成小塊,,用豆腐皮包裹,外澆以面糊,,入溫油鍋炸至黃熟為度,。佐餐食用。
功效:溫胃健脾,,消食和中,。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胃脘部隱隱作痛,喜溫喜按,,脹滿不適,,食后更甚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