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每年約有70-10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于各類肺炎球菌疾病,,相當于每分鐘有1-2名兒童被肺炎球菌疾病奪去生命,;在亞太地區(qū),每分鐘就有約1名兒童死于肺炎球菌肺炎,;北京兒童醫(yī)院資料則顯示肺炎球菌性肺炎約占肺炎患兒死因的一半左右,。因此,在22日啟動的“對抗兒童肺炎球菌疾病——我要行動”全國疾病宣傳教育活動上,,多位專家呼吁:“對抗兒童肺炎球菌疾病,,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
肺炎球菌疾病認知存在三大盲區(qū)
中華預防醫(yī)學會今年3月進行的一項嬰幼兒父母調查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1100名被調查者對于肺炎球菌疾病知識普遍了解不夠,,且存在眾多認知盲區(qū),。歸納下來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盡管有近六成的被調查者聽到過肺炎球菌疾病,但是超過七成被調查者不能確切回答出“肺炎球菌可導致兒童感染一系列疾病包括肺炎,、腦膜炎,、菌血癥等”。
二是對肺炎球菌疾病的危害性和易感人群知之甚少,。有超過六成的被調查者不知道“肺炎球菌是兒童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而2歲以下寶寶是肺炎球菌疾病的主要易感人群”,、不了解“肺炎球菌疾病可能導致嚴重后遺癥(包括耳聾,癱瘓,智力低下),甚至死亡”。
三是較為缺乏疾病預防意識,,對肺炎球菌疾病的可防可控性了解不夠,,僅有16%的調查者知道“預防接種是對抗兒童肺炎球菌疾病的最佳方法之一”。
肺炎球菌疾病高傳染率,、高致殘率不容忽視
盡管目前肺炎球菌疾病并未被列入法定傳染病,,然而其傳染率、致殘率,、致死率極高,,因此其危險性不容忽視。首都醫(y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永弘在啟動會上透露,,在所有可以通過疫苗預防的疾病之中,肺炎球菌疾病是導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病因,。
據了解,,肺炎鏈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大約有20%-50%的健康兒童的鼻咽部攜帶肺炎球菌,。肺炎球菌攜帶者可以通過咳嗽、打噴嚏,、說話,,從口部或鼻部排出飛沫,而將病菌傳染給健康人,。肺炎球菌有可能導致菌血癥,、膿毒病、腦膜炎等多種侵襲型疾病,,以及細菌性肺炎,、急性中耳炎等非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可能給寶寶帶來癱瘓,、耳聾,、智力低下等嚴重后遺癥甚至是死亡。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兒童與青少年保健科主任醫(yī)師盛曉陽教授特別強調,,2歲以下的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還未完善,,抗病力弱,更容易成為肺炎球菌侵襲的目標,;
廣州兒童醫(yī)院呼吸科主任鄧力教授則指出,,肺炎球菌疾病日益嚴重的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導致治療難度很大,。耐藥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腦膜炎更有可能會留下耳聾,、癱瘓,、智力低下等嚴重后遺癥。鑒于兒童肺炎球菌疾病的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及時進行有效的免疫接種預防尤為重要和緊迫!”
肺炎球菌疾病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教授指出,,對于肺炎球菌疾病而言,,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然而預防肺炎球菌,,僅僅依靠一般的基礎免疫(如保證家中的環(huán)境清潔,、室內空氣流通;孩子幼小時少去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疾病機率等)是遠遠不夠的,。從事疾病治療到疾病預防的廣大醫(yī)務工作者,,尤其是廣大的嬰幼兒的父母,都應高度重視肺炎球菌的危害性,,了解及時進行特異預防的重要意義所在,。特異免疫,指的就是疫苗免疫,。就目前來說,,接種疫苗是預防肺炎球菌疾病最有效的手段。
曾教授介紹,,根據我國目前的兒童計劃免疫程序,,滿3月齡的寶寶就可以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寶寶從6月齡起,,母傳抗體逐漸消失,,而6月齡到2歲是兒童肺炎鏈球菌性疾病的高發(fā)期。因此在六月齡前,,需盡早完成肺炎球菌的基礎免疫,,幫助寶寶做好準備,抵御肺炎鏈球菌性疾病的侵害,。針對肺炎球菌疾病的基礎免疫,可以在嬰幼兒3.5,、4.5、5.5月齡時分三次進行,?!?/p>
目前,兒童肺炎球菌疫苗已被全世界許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采用,,并被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納入強制免疫計劃,。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接種近4億劑。
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高峻璞副秘書長在啟動會上表示,,通過近年來持續(xù)廣泛的疾病教育宣傳,,公眾對肺炎球菌的危害已有一定程度了解,,但認知度仍需提高。因此進一步宣傳肺炎球菌疾病知識,,推廣正確預防意識刻不容緩,。“這對于保護嬰幼兒免受肺炎球菌疾病傷害,、降低肺炎球菌疾病給中國社會及整個公共衛(wèi)生領域帶來的疾病負擔有著積極意義,。”高峻璞如是說,。
據了解,,近期“對抗兒童肺炎球菌疾病——我要行動”全國疾病宣傳教育活動還將陸續(xù)在其他城市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