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今年1月權威醫(yī)學期刊《柳葉刀》發(fā)表的2000-2014年全球癌癥生存狀況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83.2%的乳腺癌患者,在確診后可以生存5年以上,,在全球處于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的總體生存率高,,是因為早期患者治愈率高,,但對于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來說,,其生存率并不高,全球只有22%左右,。也就是說,,在乳腺癌總體生存率提高的今天,乳腺癌的臨床治療仍需升級,。
在近日舉行的“關注晚期乳腺癌”研討會上,,專家指出,中國乳癌患者發(fā)病年齡較西方人早10年,,所以,,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晚期乳癌患者更需要積極開展規(guī)范化治療,,不要輕易放棄治療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晚期乳癌患者需關注
相較于早期乳癌,,晚期乳癌的治療更為復雜,,專家指出,應更加關注晚期乳癌帶來的巨大疾病負擔和社會負擔,。今年伴隨CDK4/6抑制劑——愛博新,?IBRANCE?(哌柏西利,,palbociclib)在中國的獲批和臨床應用,晚期乳癌治療領域進入了聯(lián)合用藥時代,。我國應盡快提升晚期乳癌患者的規(guī)范治療能力,,以提升患者疾病無進展生存期、生存質量和降低晚期乳癌死亡率,。
乳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其中晚期乳癌的形勢更為嚴峻,確診的每10個患者就有1個為晚期,,而且在接受過手術及規(guī)范治療的早期乳癌患者中,,也有30%至40%會發(fā)展為晚期乳癌,其總體中位生存期僅有兩三年,。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教授指出,,人們常說的轉移性乳癌就是晚期乳癌,此時患者的癌細胞已由乳腺播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但是相較于早期乳癌,,公眾對晚期乳癌多缺乏常識,導致廣泛性的認知錯誤,。2016年歐洲腫瘤學會和輝瑞制藥聯(lián)合發(fā)布的《晚期/轉移性乳腺癌全球現(xiàn)狀2005-2015報告》顯示,,有61%的公眾對晚期乳癌不了解,,甚至有半數(shù)以上的公眾錯誤地認為,晚期乳癌可以被治愈,。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全球約有56萬余人死于乳癌,其中大部分為晚期患者,,這些人中50%至80%來自發(fā)展中國家,。
據(jù)了解,盡管歐美國家乳癌發(fā)病率高,,但死亡率卻很低,。美國乳癌平均5年生存期約為90%,中國只有73.1%,。盡管中國乳癌發(fā)病率偏低,,但增速卻位列世界首位。
化療不再是晚期患者首選
“與美國相比,,中國乳癌患者具有兩大特點:首先,,發(fā)病年齡早。其發(fā)病高峰年齡在45至55歲,,比西方人早10歲,;其次,就診時間晚,。以北京為例,,首診1期患者比例只有32%,2期占52%,,3期和4期分別為13%和2%,,而西方國家1期患者比例超過50%?!?徐兵河說,。
有別于早期乳癌治療方式的多樣化,近10年來,,晚期乳癌的治療方法無重大進展,,缺乏突破性創(chuàng)新療法。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乳腺外科主任兼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指出,,CDK4/6抑制劑與內分泌治療聯(lián)合用藥,,標志著我國晚期乳癌治療領域結束了近10年來沒有突破性創(chuàng)新療法的局面。
愛博新,?就是通過抑制CDK4/6,,從而阻斷腫瘤細胞增殖。此外它與內分泌治療具有協(xié)同作用,共同阻斷ER通路的上游和下游組件,,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廣東省人民醫(yī)院乳腺科主任廖寧教授對此表示,中國晚期乳癌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18版)中提到,,愛博新,?聯(lián)合來曲唑(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長達24.8個月,,而單獨接受來曲唑單藥治療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僅為14.5個月,。相比來曲唑單藥治療,愛博新,?聯(lián)合來曲唑治療,,能顯著延長晚期乳癌患者10個月的生存期?;?,不再是晚期乳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
面對晚期乳癌造成的巨大疾病負擔,,專家呼吁,,廣大女性一定要重視乳癌的早診早治。診斷為晚期乳癌的患者,,要樂觀面對疾病并及時接受規(guī)范治療,。與此同時,多位專家共同呼吁,,希望能盡快將CDK4/6抑制劑納入國家醫(yī)保目錄,,助力我國乳癌綜合治療水平的提升,造福更多患者和家庭,。
健康心態(tài)對康復很重要
調查顯示,,“社交+內分泌治療”對乳腺癌患者超越10年生存期作用顯著。有關人士表示,,擁有更廣泛社交圈的乳腺癌女性與社交圈較窄的患者相比,,乳腺癌的復發(fā)率和病死率都更低,。對于乳腺癌患者來說,,以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融入社會,對康復至關重要,,它和藥物治療的作用一樣不容小覷,。近日,愛攜航乳腺癌患者風采大賽總決賽在上海舉辦,,歷經海選,、半決賽和總決賽,10位乳癌患者分獲冠,、亞,、季軍和“魅麗傾程獎”,。精彩而震撼人心的比賽,吸引了十幾萬乳癌患者及家屬的關注和支持,,彰顯出廣大患者群體對選手的熱愛和感同身受,。
中國抗癌協(xié)會康復會主任委員史安利教授認為,本次大賽反映出科學治療,、科學康復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在這個基礎上,“創(chuàng)新療法+診療康復一體化”將進一步提升我國乳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福建省腫瘤醫(yī)院乳腺內科主任劉健教授表示,,內分泌治療對激素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長期生存特別重要,氟維司群(芙仕得)這類最新的乳癌內分泌治療藥物,,目前已進入全國醫(yī)保目錄,,乳癌患者可以得到與國外同步的先進治療方式。不僅如此,,乳癌的診斷和治療也已經進入了基因時代,,比如針對幾類高危人群,BRCA 基因檢測既可以做出風險評估,,又能起到治療指導和預后評估的作用,,所以,臨床一線專家都在積極探索實踐全新的診療一體化模式,。
史安利指出,,科學康復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合理的藥物干預,,也包括運動,、營養(yǎng)、心理干預,、社交等手段,。生存時間長、生活質量高的乳癌患者其共同特點是:首先,,很好地配合了醫(yī)生的治療,,遵從醫(yī)囑堅持復查和長期用藥。其次,,很好地踐行了全方位科學康復理念,,其健康生活狀態(tài)不亞于普通人。史安利認為,,為了更好地幫助和指導廣大乳癌患者重獲新生,,應該將診療一體化的概念擴展為診療康復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