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頭孢哌酮舒巴坦:藥物熱
患者:女,,77歲,因咳嗽,、喘息加重4天伴發(fā)熱入院,。查體左肺濕羅音,胸CT右肺囊葉炎,。診斷為肺炎,。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3g,q12h抗感染3天,,后第四天用藥出現(xiàn)寒戰(zhàn)體溫升高,,停用體溫恢復正常,再用,,體溫復升高,。
案例分析:該案例屬于頭孢哌酮舒巴坦引起的藥物熱反應。頭孢哌酮舒巴坦屬于β-內(nèi)酰胺類,,此類藥物引起的藥物熱在臨床上并不少見,。考慮到相似結構的抗菌藥物會出現(xiàn)“交叉致熱”現(xiàn)象,,故建議停用頭孢頭孢哌酮舒巴坦,,換用不同類型的藥物。
喹諾酮類不僅可覆蓋CAP常見致病菌,,且對革蘭陰性桿菌,、肺炎支原體和衣原體等非典型致病菌有效,,藥師建議:
(1)該病例可改換左氧氟沙星。
(2)如若是重癥藥物熱患者可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或同時使用物理降溫法,。
(3)更換抗菌藥物前最好行微生物培養(yǎng)或藥敏試驗,。
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血小板減少
患者:男,78歲,。因血肌酐升高2年,,水腫、納差,、尿少1月入院,,診斷為腎性貧血、腎性骨病,、高血壓3級,、非胰島素性糖尿病。進行血透后因“透析導管相關性感染”予萬古霉素,、莫西沙星聯(lián)用3天后仍發(fā)熱,,拔除導管,另行透析通路,。之后將抗菌藥物調(diào)整為哌拉西林舒巴坦輸注,,體溫漸正常。后由于客觀因素又改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g,ivgtt,q12h,。用藥第6天發(fā)現(xiàn)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患者既往無血液病史,,入院后檢查血小板正常,,排除骨髓異常所致血小板減少。
案例分析:該患者在輸注哌拉西林舒巴坦時體溫正常,,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發(fā)現(xiàn)血小板計數(shù)下降的現(xiàn)象,,停藥回復正常。前后兩組均有哌拉西林成分,,故可推測是他唑巴坦引起的可逆性的血小板計數(shù)下降,。
他唑巴坦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皮膚反應、中毒性表皮壞死,、急性肝炎肝功能壞死,、急性腎功能不全、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偽膜性腸炎等。
藥師建議使用該藥時:
(1)密切監(jiān)測其血常規(guī)變化,,
(2)停用該藥,,可用注射用人白介素升血小板或口服升血小板藥物對
癥治療,。
3.克林霉素:神經(jīng)肌肉阻滯
患者:男,59歲,。腰椎感染入院后予克林霉素+頭孢曲松治療,。在使用克林霉素20天后有右手臂麻木伴肌肉顫抖的現(xiàn)象。
案例分析:克林霉素屬于林可霉素類抗菌藥,。該類藥有神經(jīng)肌肉阻滯作用,。藥師建議停用克林霉素,改用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抗感染治療,。
4.氨曲南:紅人綜合癥
患者:女,,36歲。因急性喉炎給予生理鹽水250ml+氨曲南1.0g,2次/天,,20min后,,患者面、
頸部潮紅,、上肢發(fā)癢,、心慌出汗,給予10mg地塞米松,,1h后并無緩解,。發(fā)現(xiàn)雙上肢、胸前,、面,、頸部大片紅色丘疹伴瘙癢、心慌,、胸悶等癥狀,。
案例分析:結合不良反應癥狀考慮為氨曲南所致的“紅人綜合癥”。藥師建議停用氨曲南并給予抗組胺治療,,復方地塞米松軟膏涂抹胸部及上肢待癥狀消失,。
5.頭孢西丁:雙硫侖反應
患者:女,,81歲,。以吸氣右胸針刺樣疼痛咳嗽半個月入院。診斷為肺部感染,、支氣管炎、胸部積液等給予頭孢西丁2g+生理鹽水100ml,ivgtt,30min.之后患者自行服用復方甘草口服溶液10ml,約10min后出現(xiàn)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面部潮紅,、軀干紅疹,。
案例分析:頭孢西丁的化學結構中有與雙硫侖相似的甲硫四氮唑側鏈,。復方甘草口服溶液中含復方樟腦酊組分,而酊劑是藥物用規(guī)定濃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體制劑,。當乙醇與頭孢西丁聯(lián)用時由于抑制了乙醇的代謝,,引起乙醛蓄積中毒而產(chǎn)生雙硫侖反應。
頭孢西丁鈉說明書中明確寫明可影響酒精代謝引起該類反應,。在臨床上同樣含有乙醇成分的成藥制劑還包括藿香正氣水,、感冒止咳糖漿等,藥師提醒絕大多數(shù)頭孢類抗菌藥物與含乙醇成分的成藥制劑不得配伍使用,。建議患者使用前需仔細閱讀說明書,。
6.拉氧頭孢鈉:過敏性休克
患者:女,9歲,。因反復尿頻,、尿急、尿痛入院檢查,。診斷為反復泌尿系統(tǒng)感染,。給予拉氧頭孢鈉1.5g,bid,ivgtt。2min后,,患者全身皮膚潮紅伴瘙癢,、視物模糊、口唇發(fā)紺,、胸悶,,心率70次/min,血壓58/27mmhg,呼吸25次/min,瞳孔對光反射減弱。
案例分析:根據(jù)上述癥狀,,可判定為拉氧頭孢鈉引起的過敏性休克,。拉氧頭孢鈉是新型的半合成氧頭孢烯類,對多數(shù)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有較強作用,。發(fā)疹,、惡心、嘔吐,、腹瀉是其常見的不良反應,,偶有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但過敏性休克少見,。過敏性休克起病急,、來勢洶涌,應立即停用致敏藥物,。在給予吸氧和心電監(jiān)護的同時及時應用升壓,、抗炎、抗組胺,、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huán)等一系列補救措施尤為重要,。
7.孢西丁鈉:遲發(fā)型靜脈炎
患者:男,,39歲。因右上腹反復疼痛入院檢查,,診斷為膽囊炎并伴膽囊結石,。臨床輸注頭孢西丁鈉2.0g+生理鹽水100ml,ivgtt,1次/8h,治療20天疼痛緩解出院,。3天后患者雙手背及雙前臂腫脹疼痛穿刺點發(fā)紅,,沿血管走向出現(xiàn)條索狀改變。
案例分析:頭孢西丁鈉屬頭霉素類抗菌藥物,,為半合成的二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陰性菌有較強作用。該藥說明書明確指出靜注劑量過大或過快可產(chǎn)生血管疼痛和灼熱感,,嚴重者可致血栓性靜脈炎,。
本案例中頭孢西丁鈉的用量為20天,已超出說明書標注的范疇,。3天后引發(fā)的上述癥狀可判定為遲發(fā)型靜脈炎,。藥師建議患者停用該藥,抬高上肢制動,,局部硫酸鎂濕敷治療,。
8.美羅培南:癲癇發(fā)作
患者:男,79歲,,以反復咳嗽,、氣喘入院,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伴心率失常,。又因入院前給予頭孢呋辛效果不佳,,且入院后抗炎抗感染并無明顯癥狀緩解,血糖也一直控制不佳,。而高血糖又可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增加細菌感染機會、降低抗感染的成功率,,故入院后給予美羅培南0.5g,ivgtt,,q12h抗感染治療。在第2劑美羅培南輸注結束后患者出現(xiàn)四肢抽搐,、意識欠清,、神志淡漠、無法應答,,醫(yī)生確診為癲癇發(fā)作,。
案例分析:說明書中明確指出該藥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良反應。且臨床上常有碳青霉烯類引起癲癇的不良反應報道,。美羅培南的分子結構中同樣含有碳青霉烯環(huán),,根據(jù)循證醫(yī)學的依據(jù)即可確認上述癥狀為美羅培南引起癲癇的不良反應。
美羅培南引起癲癇的主要原因與腦內(nèi)GABA受體減少相關,,臨床上可選用苯二氮卓類加強或易化GABA的抑制劑神經(jīng)遞質(zhì)的作用,,也可通過巴比妥類降低谷氨酸的興奮作用,加強GABA的抑制作用來抑制癲癇發(fā)作,。
出現(xiàn)上述癥狀藥師建議:
(1)可用血液透析的方法降低血藥濃度
(2)停用美羅培南,,用地西泮靜滴,苯巴比妥鈉肌注予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