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孫 夢)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日前出版《中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和細菌耐藥現(xiàn)狀》,,書中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jiān)測網和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網。該書在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上面向全球發(fā)布,,今后將每年出版一次。
藥物花費,、用量強度均下降
據(jù)了解,,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jiān)測網目前入網單位2542家,其中,,中心成員單位192家,,均為三甲醫(yī)院。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網2015年納入數(shù)據(jù)分析的醫(yī)院共有1143家,,其中二級醫(yī)院占23.8%,,三級醫(yī)院占76.2%。
根據(jù)監(jiān)測,,2015年,,中心成員單位住院患者人均抗菌藥物費用占人均總藥費的10.4%,較2014年下降0.3個百分點,。2010年~2015年,,中心成員單位非手術組患者人均抗菌藥物費用由1135.7元下降至444.9元,手術組患者人均抗菌藥品費用由1554.1元降至642.8元,,均呈現(xiàn)遞減趨勢,。監(jiān)測顯示,2015年,,中心成員單位共計調查處方352516張,,醫(yī)院平均每張?zhí)幏接盟幖s2.1個品種。每張?zhí)幏降钠骄痤~和每張含抗菌藥物的處方平均金額均較2014年有所降低,。中心成員單位累計抗菌藥物消耗金額和累計消耗抗菌藥物量較2014年增速放緩,。2010年~2015年,抗菌藥物占藥品總收入比例從19.7%下降到11.3%,。
監(jiān)測顯示,,從2010年以來,中心成員單位住院和門診患者抗菌藥使用率,、使用強度均大幅下降,。2010年~2015年,住院患者平均抗菌藥物使用率由67.3%下降到2015年的39.1%,,其中,,手術組從97.3%下降到64.0%;非手術組從48.5%下降到25.6%,。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19.4%下降到9.4%,。2015年,中心成員單位手術預防用藥使用率為59.5%。其中,,I類切口為45.0%,,較2014年下降4.2個百分點;II類切口為79.2%,,較2014年下降4.7個百分點,;III類切口為100.0%,較2014年上升3.6個百分點,。從2010年以來,,各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呈大幅下降趨勢,但2014年下降幅度較小,,2015年與2014年基本持平,。
品種選擇不合理 用藥時機要改善
據(jù)了解,品種選擇不合理,,是我國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臨床抗菌藥物選擇上偏向廣譜的品種。2015年,,三代頭孢菌素的使用量明顯增大,,重新成為使用量最大的抗菌藥物,喹諾酮類藥物的構成比也從第三位上升一位,。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的各項指標均持續(xù)上升,,提示現(xiàn)階段臨床對該類抗菌藥物的過度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類使用強度排位第二的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中,,左氧氟沙星2015年使用強度和消耗量在所有品種的抗菌藥物中排位第一,近年來也一直名列前茅,;在喹諾酮類藥物中排名第二的莫西沙星消耗量占全部抗菌藥物的3.47%,,與左氧氟沙星(8.91%)合計占全部抗菌藥物的12.38%。對喹諾酮類藥物,,特別是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使用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手術患者首次預防用藥時機、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也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jù)監(jiān)測,,中心成員單位手術組首次預防用藥時機逐步趨于合理,,但仍有病例術前不用、術后才用藥或進手術室前幾小時甚至幾天前即開始預防用藥,,上述情況占用藥病例的32.5%,。從2010年以來,中心成員單位住院患者抗菌藥物聯(lián)合用藥率呈下降趨勢,尤其是手術組住院患者抗菌藥物聯(lián)合用藥率下降明顯,,從2010年的47.9%降至2015年的17.8%,,降幅超過30個百分點。非手術組略有下降,。非手術組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的比例大于手術組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的比例,。
藥物花費,、用量強度均下降
據(jù)了解,,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jiān)測網目前入網單位2542家,其中,,中心成員單位192家,,均為三甲醫(yī)院。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網2015年納入數(shù)據(jù)分析的醫(yī)院共有1143家,,其中二級醫(yī)院占23.8%,,三級醫(yī)院占76.2%。
根據(jù)監(jiān)測,,2015年,,中心成員單位住院患者人均抗菌藥物費用占人均總藥費的10.4%,較2014年下降0.3個百分點,。2010年~2015年,,中心成員單位非手術組患者人均抗菌藥物費用由1135.7元下降至444.9元,手術組患者人均抗菌藥品費用由1554.1元降至642.8元,,均呈現(xiàn)遞減趨勢,。監(jiān)測顯示,2015年,,中心成員單位共計調查處方352516張,,醫(yī)院平均每張?zhí)幏接盟幖s2.1個品種。每張?zhí)幏降钠骄痤~和每張含抗菌藥物的處方平均金額均較2014年有所降低,。中心成員單位累計抗菌藥物消耗金額和累計消耗抗菌藥物量較2014年增速放緩,。2010年~2015年,抗菌藥物占藥品總收入比例從19.7%下降到11.3%,。
監(jiān)測顯示,,從2010年以來,中心成員單位住院和門診患者抗菌藥使用率,、使用強度均大幅下降,。2010年~2015年,住院患者平均抗菌藥物使用率由67.3%下降到2015年的39.1%,,其中,,手術組從97.3%下降到64.0%;非手術組從48.5%下降到25.6%,。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19.4%下降到9.4%,。2015年,中心成員單位手術預防用藥使用率為59.5%。其中,,I類切口為45.0%,,較2014年下降4.2個百分點;II類切口為79.2%,,較2014年下降4.7個百分點,;III類切口為100.0%,較2014年上升3.6個百分點,。從2010年以來,,各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呈大幅下降趨勢,但2014年下降幅度較小,,2015年與2014年基本持平,。
品種選擇不合理 用藥時機要改善
據(jù)了解,品種選擇不合理,,是我國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臨床抗菌藥物選擇上偏向廣譜的品種。2015年,,三代頭孢菌素的使用量明顯增大,,重新成為使用量最大的抗菌藥物,喹諾酮類藥物的構成比也從第三位上升一位,。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的各項指標均持續(xù)上升,,提示現(xiàn)階段臨床對該類抗菌藥物的過度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類使用強度排位第二的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中,,左氧氟沙星2015年使用強度和消耗量在所有品種的抗菌藥物中排位第一,近年來也一直名列前茅,;在喹諾酮類藥物中排名第二的莫西沙星消耗量占全部抗菌藥物的3.47%,,與左氧氟沙星(8.91%)合計占全部抗菌藥物的12.38%。對喹諾酮類藥物,,特別是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使用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手術患者首次預防用藥時機、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也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jù)監(jiān)測,,中心成員單位手術組首次預防用藥時機逐步趨于合理,,但仍有病例術前不用、術后才用藥或進手術室前幾小時甚至幾天前即開始預防用藥,,上述情況占用藥病例的32.5%,。從2010年以來,中心成員單位住院患者抗菌藥物聯(lián)合用藥率呈下降趨勢,尤其是手術組住院患者抗菌藥物聯(lián)合用藥率下降明顯,,從2010年的47.9%降至2015年的17.8%,,降幅超過30個百分點。非手術組略有下降,。非手術組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的比例大于手術組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