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甲型H1N1流感暴發(fā)以來,,相關信息就鋪天蓋地地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共發(fā)現近20000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死亡100多例,。半月談記者對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為大家解答該如何理性應對甲型H1N1流感。
問: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會有哪些表現?如果出現流感癥狀(如發(fā)燒,、咳嗽等),,該怎么辦?
答: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癥狀與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發(fā)熱(腋溫≥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痛,、乏力,、嘔吐和(或)腹瀉,可發(fā)生肺炎等并發(fā)癥,。少數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出現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颊咴械?a href="http://hnhlg.com/sell/list-173.html" target="_blank">基礎疾病亦可加重。一般來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與季節(jié)性流感相似,。但根據已報告的病例來看,其臨床表現多樣,,可有無癥狀感染,,也可發(fā)生嚴重肺炎導致死亡。
如果出現流感癥狀應向醫(yī)院或當地衛(wèi)生部門報告,,并及時到當地設有發(fā)熱門診和感染性疾病科的醫(yī)院就醫(yī)確診,。使用口罩,或與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盡可能待在家中,,不要上班、上學或去人多的地方;休息并大量飲水;咳嗽和打噴嚏時用一次性紙巾掩住口鼻,,并適當處理用過的紙巾;經常和徹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雙手,,特別是在咳嗽或打噴嚏之后。
問: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怎樣演變而來的?
答:甲型H1N1病毒由多種流感病毒毒株混交而成,,是豬流感病毒的變種?,F階段傳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的H1N1毒株最早可追溯至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人流感病毒的變異比較快,,十幾年甚至幾年就可發(fā)生變種,。而與人流感相比,,豬流感自20世紀發(fā)現以來至少在豬之間流行了60年而沒有變異??茖W家在報告中將H1N1豬流感病毒長時間不變異的現象“歸功”于家豬的“短命”,。由于人類飼養(yǎng)的家豬通常只有一兩年壽命,豬的免疫系統還來不及對豬流感病毒形成抵抗力,,豬就被送入了屠宰場,。
問: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否會出現變異毒性增強?
答:從目前情況看,我們仍處于疫情的早期,,但現在甲型H1N1流感傳播范圍已經超過非典,。世界衛(wèi)生組織警告可能發(fā)生第二波疫情,依據的是歷史上發(fā)生過第二波,,如1918年流感大流行時,,第一波是3月份,第二波是10月份以后,,比第一波疫情厲害得多,。傳染病很大的特點在于它的不確定性,未來有三種可能性,,一是傳播一段時間后,,病毒毒力降低,自然消停;二是間歇幾個月,,深秋初冬時卷土重來,,可能更嚴重;三是持續(xù)蔓延,非常嚴重,。目前看來,,疫情走勢如何還較難確定。
問:目前,,我國內地已經出現了二代病例,。二代病例的概念是什么?是否意味著公眾感染風險大幅增加?
答:二代病例是指在原發(fā)病例出現后,受其傳染而發(fā)生的病例,。甲型H1N1流感對我國而言是一種輸入性疾病,,因此,來自疫情流行國家的病例被稱為輸入性病例,,也叫一代病例,,被一代病例感染的本土病人就被稱為二代病例。
所謂一代病例,、二代病例,,其主要意義是用于專業(yè)人員分析傳染源和傳播鏈,以便追尋密切接觸者。目前我國內地出現的首例二代病例能夠找到明確的傳染源和傳播鏈,,對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也可以進行追蹤并采取醫(yī)學防控措施,,疫情仍在可控的范圍之內。因此,,盡管出現了二代病例,,并不意味著公眾感染風險大幅增加,對此不必恐慌,。二代病例出現后主要由公共衛(wèi)生工作者從事專業(yè)應對,。但同時公眾也應保持一定的警惕,掌握這一疾病的癥狀,、傳播特點等相關知識,,還要及時了解疫情的權威動態(tài)信息,根據自身的健康和生活狀況做好個人防護,,一旦出現相關癥狀馬上就醫(yī),。
${FDPageBreak}
問:目前我國的防控措施效果如何?一旦出現病例激增的情況將如何解決?
答:我國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十分有力、有效,,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對病毒的傳播鏈掌握得比較清晰,。我國從入境檢疫入手,及時發(fā)現第一代輸入病例,,一旦一個病例被確診,,我們便調動所有可以調動的力量,盡可能找到密切接觸者,,對其進行醫(yī)學觀察,,避免病毒繼續(xù)傳播下去。鑒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潛伏期就具有傳播效力,,我國必須堅持現在的防控措施,,同時加強監(jiān)測力度,盡最大可能控制病毒傳播,。
目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在與有關部門制訂進一步防控工作的預案,一旦出現確診病例迅速增加,,甚至出現短時間內激增的情況,,我國將根據病例出現的數量、范圍等采取相應果斷措施,,如關閉學校,、娛樂場所,對公眾進行交通告知等,,因地制宜,用最小的社會成本控制疫情,。同時把醫(yī)療救治的重點放在重癥病例的及早發(fā)現和救治上,。這方面,,我國在防治非典、禽流感及去年的地震傷員救治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問:在此種情況下,,疫苗和相關藥品研制生產的最新情況是怎樣的?
答:從最初識別出大流行的流感毒株到第一劑疫苗上市,通常需要5至6個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由于實驗室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生長緩慢,使得研究人員無法提取病毒“留種”,,這導致疫苗生產廠商可能無法在7月中旬前生產出針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苗,,這一日期比之前的預計晚了近兩個月。由于疫苗生產對安全性的要求極高,,各國的疫苗生產均須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整個流感行動計劃的框架下進行,,我國也必須在得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完成構建的毒株后,才能用于疫苗生產,。
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已經幫助我國的流感疫苗生產企業(yè)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立了直接溝通的渠道,,一旦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放毒株,會在第一時間與國內的生產企業(yè)直接取得聯系,,而無需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中轉,,這可以為企業(yè)節(jié)省半個月至1個月的寶貴時間。
問: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對待甲型H1N1流感?
答:甲型H1N1流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目前來看,,盡管感染人數仍在增加,但該流感的病死率低于非典和禽流感,。從國內外情況來看,,大部分病例可以自愈或治愈,需要緊急醫(yī)學搶救的只是少數,。
目前我國確診病例中,,年齡最小的不到2歲,最大的69歲,,各年齡段都有,,但沒有出現一例重癥,更沒有死亡病例,,患者通過治療即可痊愈,。這表明只要我們積極防控、措施得當,、治療及時,,這次流感疫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完全沒有必要恐慌,。
在對已經出現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中西醫(yī)結合等方法被證明是有效的,。人們期待處于防治一線的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認真總結這些成功經驗,,盡早拿出一套適合中國人體質特點的治療規(guī)范。同時,,有關方面應加強科研攻關,、加大科研投入,密切跟蹤病毒變異情況,,力爭早日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此外,公眾也應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一旦出現疑似癥狀應立即就診并做好自我隔離。只要政府和公眾齊心協力,,不恐慌,、不輕視,積極作為,,流感疫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本文來自家庭醫(yī)生在線論壇,,由網友發(fā)布,本站僅引用以提供參考,,不代表本站贊同文章的觀點,。如您認為本文在內容和知識產權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請與我們聯系:020-37617988 ,。